健康養身★產後腰痠、手痛 漸進式「5招」重建肌肉量

產後腰痠 手痛 漸進式「5招」重建肌肉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女性隨著第二孕期體重增加,開始站立或行走時出現腰部痠痛,無法久站或久走,行走時也有骨盆歪斜,造成髖關節和膝關節的疼痛。這些症狀持續到生產後,接著面臨育兒工作,除了原本腰痛加劇,還出現手部肌腱發炎,俗稱「媽媽手」,嚴重影響生活和照顧品質,直到就醫經核心與肢體的肌力訓練、骨盆動作控制訓練與手部肌肉伸展放鬆後,體力變更好、疼痛大幅改善,與寶寶互動更密切。

產前孕後都難 運動助緩解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物理治療師陳韻曲說明,胎兒重量在肚子前方,使得腰椎的壓力變大,加上催產素的分泌,使得骨盆更鬆弛而向前傾,於是腰部肌肉緊繃造成痠痛、臀肌與腹肌被動的被拉長了變得無力,腿部的力量減弱,影響平衡能力進而形成了「企鵝步態」。

生產後姿勢和活動的習慣無法立刻回復,加上高重覆性的育兒工作,餵奶、洗奶瓶、抱小孩等動作很容易產生肩頸、腰背酸痛,甚至痛到膝蓋和足底。

產後運動 5方法跟著做

陳韻曲物理治療師指出,自然產於產後1周後,剖腹產於產後2周後可以開始漸進式進行;過度疲勞或運動過程中覺得疼痛不舒服時應停止運動。

1.凱格爾運動:可鍛鍊骨盆底肌肉群、提升陰道緊實度、預防或改善產後尿失禁。平躺雙腳踩於床面,吸氣緩慢收縮尿道口、陰道口與肛門周圍肌肉,像憋尿的動作停留3至5秒鐘,重複5次。

2.胸肩運動:可提升胸廓活動度與肩關節肌耐力、預防因哺乳姿勢不良造成的不適。坐姿雙手伸直向身體兩側打開至水平,翻轉手肘至手掌朝向天花板,吸氣將胸口擴張停留3至5秒後放鬆,重複5次。

3.骨盆運動:可調整孕期過度前傾的骨盆位置、促進核心肌群、放鬆腰部緊繃的肌肉。平躺雙腳彎曲踩於床面,吸氣至後腰感覺肋骨撐開,吐氣將骨盆往床面方向下壓,停留3至5秒再慢慢放鬆,重複5次。

4.腰背核心運動:可提升脊椎活動度、放鬆緊繃的腰背、促進核心肌群。四足跪姿(勿在太軟的床面執行),吸氣眼睛看向前方,將胸口往床面下沉,吐氣眼睛看向肚臍,拱背成弧形,重複5次;熟悉後可加上輪流將手或腳伸直抬高至水平,維持3至5秒,重複5次。

5.拱橋運動:可強化臀肌與後腿肌群、提高關節的穩定。平躺雙腳踩床與臀部同寬,由尾椎開始往上,將脊椎一節一節抬離床面,抬到下肋骨離開床面即停止,停留3至5秒,重複5次。

【延伸閱讀】

坊間牙齒貼片主打便宜、快速 美女直播主差點壞了一口牙

肺癌治療新契機 「免疫療法」有效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北市公費鏈球菌疫苗接種服務開跑!北市府提供5歲以下幼兒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服務,只要是104年出生滿2個月者可公費接種3劑;此外,配合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期,75歲以上從未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的長者可同時公費接種1劑。 疾病管制處處長陳少卿表示,每年冬季至隔年春季是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一項調查顯示,現代家長工作忙碌,三餐不規律,生活壓力大,導致對孩子身心健康疏於照顧,多數家長雖有健康概念,但在生活習慣或兒童教養上無法充分反應,可能在不知不覺的忙碌生活中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管理,更鑒於近期社會情緒控管問題頻傳,專家建議家長應從家庭教育做起,減少使用3C、...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看到菸就想吐!」藝人沈玉琳從23歲北上工作開始染上菸癮,25年來天天2包菸,儘管曾經想戒菸、婚後被妻子芽芽嫌棄,戒菸最長也只持續3天就宣告失敗;直到女兒妍妍出生,醫師告知他,抽菸會危害孩子的健康,沈玉琳才下定決心參加「戒菸門診」。 沈玉琳說,年紀漸長,曾為了健康嘗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北市在一個周末(10/3-10/4)就新增了3例本土登革熱確診個案,已破兩萬例,截至目前為止,已確診43例本土性登革熱個案與46例境外移入個案。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昨日(10月4日)全國新增289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其中台南市新增219例、高雄市新增63例;台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