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產後腰痠、手痛 漸進式「5招」重建肌肉量

產後腰痠 手痛 漸進式「5招」重建肌肉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女性隨著第二孕期體重增加,開始站立或行走時出現腰部痠痛,無法久站或久走,行走時也有骨盆歪斜,造成髖關節和膝關節的疼痛。這些症狀持續到生產後,接著面臨育兒工作,除了原本腰痛加劇,還出現手部肌腱發炎,俗稱「媽媽手」,嚴重影響生活和照顧品質,直到就醫經核心與肢體的肌力訓練、骨盆動作控制訓練與手部肌肉伸展放鬆後,體力變更好、疼痛大幅改善,與寶寶互動更密切。

產前孕後都難 運動助緩解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物理治療師陳韻曲說明,胎兒重量在肚子前方,使得腰椎的壓力變大,加上催產素的分泌,使得骨盆更鬆弛而向前傾,於是腰部肌肉緊繃造成痠痛、臀肌與腹肌被動的被拉長了變得無力,腿部的力量減弱,影響平衡能力進而形成了「企鵝步態」。

生產後姿勢和活動的習慣無法立刻回復,加上高重覆性的育兒工作,餵奶、洗奶瓶、抱小孩等動作很容易產生肩頸、腰背酸痛,甚至痛到膝蓋和足底。

產後運動 5方法跟著做

陳韻曲物理治療師指出,自然產於產後1周後,剖腹產於產後2周後可以開始漸進式進行;過度疲勞或運動過程中覺得疼痛不舒服時應停止運動。

1.凱格爾運動:可鍛鍊骨盆底肌肉群、提升陰道緊實度、預防或改善產後尿失禁。平躺雙腳踩於床面,吸氣緩慢收縮尿道口、陰道口與肛門周圍肌肉,像憋尿的動作停留3至5秒鐘,重複5次。

2.胸肩運動:可提升胸廓活動度與肩關節肌耐力、預防因哺乳姿勢不良造成的不適。坐姿雙手伸直向身體兩側打開至水平,翻轉手肘至手掌朝向天花板,吸氣將胸口擴張停留3至5秒後放鬆,重複5次。

3.骨盆運動:可調整孕期過度前傾的骨盆位置、促進核心肌群、放鬆腰部緊繃的肌肉。平躺雙腳彎曲踩於床面,吸氣至後腰感覺肋骨撐開,吐氣將骨盆往床面方向下壓,停留3至5秒再慢慢放鬆,重複5次。

4.腰背核心運動:可提升脊椎活動度、放鬆緊繃的腰背、促進核心肌群。四足跪姿(勿在太軟的床面執行),吸氣眼睛看向前方,將胸口往床面下沉,吐氣眼睛看向肚臍,拱背成弧形,重複5次;熟悉後可加上輪流將手或腳伸直抬高至水平,維持3至5秒,重複5次。

5.拱橋運動:可強化臀肌與後腿肌群、提高關節的穩定。平躺雙腳踩床與臀部同寬,由尾椎開始往上,將脊椎一節一節抬離床面,抬到下肋骨離開床面即停止,停留3至5秒,重複5次。

【延伸閱讀】

坊間牙齒貼片主打便宜、快速 美女直播主差點壞了一口牙

肺癌治療新契機 「免疫療法」有效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乳癌、心肌梗塞、心律不整、中風、肺炎,名列國人十大死因,每年奪走數萬條寶貴性命;這些駭人的疾病第一時間都以西醫治療為主,事實上,中醫會診使用針灸治療,能夠降低住院及死亡風險。 針灸治療預防中風復發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副教授施純全指出,根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情人節小心變成「情人劫」!婦產科門診在情人節過後,接獲數例「情路不順」的年輕女性求診,診斷後發現都是月經前荷爾蒙不穩定惹的禍。包括經前症候群讓情緒變得易怒、憂鬱,男友沒有注意到,最後惡言相向吵架導致分手;還有人因滿臉爛痘、水腫變胖不敢出門,被男友誤認劈腿。婦產科醫師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俗話說,嬰幼兒是「一眠大一寸」,睡眠不只對嬰幼兒生長很重要,睡眠時間長短更會影響小孩認知功能發展。美國麻州綜合醫院一項針對3到7歲幼兒的研究發現,幼兒若睡眠不足,往後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控制障礙、同齡朋友關係不好等問題。 小孩睡眠不足 往後容易產生行為問題 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最近電視廣告強力播送關節保健營養品,許多老年人看了好心動,孝子孝女也願意花錢表心意,究竟關節保養關鍵為何?醫師強調,強健的膝蓋必須包含骨骼、軟骨、關節液,以及周圍肌肉、肌腱,5大關鍵部分互相關聯,需要全方位保護,缺一都不可。 關節卡卡走不動 老年人占多數 根據衛福部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