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用智慧科技抗疫! 「零接觸」也能幫病人看診

用智慧科技抗疫! 「零接觸」也能幫病人看診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院所嚴陣以待,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攜手科技產學團隊,率先推出「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台」;照護團隊無須進入病房即可全自動量測病人心律、呼吸、體溫,病人生理數據、影像及檢驗結果均自動彙整、判讀,若有異常第一時間發出警示,醫病即時透過視訊系統互動,照護品質零落差,人員接觸減少,避免感染風險。

智慧防疫系統 減接觸避感染更安全

根據統計,醫護人員每一天平均進入病房接觸病人約12-15次,進入病房後的工作流程包括量測生理數據、給藥、填寫護理記錄等,病人呼叫或其他緊急狀況也須隨時因應。

為減少醫護人員進入病房面臨的感染風險,研發團隊實地考察防疫病房與作業狀況,首先於病房利用影像與紅外線偵測技術,內建AI演算法,可鎖定病人自動量測心律、呼吸和體溫等數據;病人透過行動裝置掃描QRcode下載醫院App即可掌握自身生理數據、醫療紀錄及電子衛教資源。

遠距視訊病歷 打破時間、空間限制

護理站電子白板設置「病人動態儀表板」,自動彙整、判讀病人各項生理數據、檢驗報告及影像,一旦有異常立即予以警示,醫護團隊可運用「遠距視訊病歷共享」,啟動跨團隊多方視訊會議,共同討論後續治療計畫,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確保照護品質。

另外,病房以遠距視訊整合緊急呼叫鈴的即時視訊系統,病人可啟動視訊與醫護人員即時溝通,如偵測出病情變化或發生緊急狀況,護理站也可遠端開啟病房影像立即予以關懷。

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台 提升醫療資源利用率

值此防疫關鍵時期,北醫附醫陳瑞杰院長表示,不僅考驗醫護人員的緊急應變能力,也是改變過去照護方式的契機,而科技可以跨越空間與時間限制,自動數據蒐集、持續監控與早期疾病之預警,減少醫護人力負荷。

而隨著疫情持續發展,未來病毒可能再度捲土重來,台灣累積強大的醫療軟硬體技術實力,經由醫院場域可作為串接臨床作業與產業實務的交流平台,期能運用數位醫療科技來協助醫療防疫,打造新一代防疫科技產品。

【延伸閱讀】

送暖!知名藥廠捐贈防疫物資 助全台百餘社福團體抗疫
疫期每天戴口罩狂冒痘? 皮膚科醫師這樣建議
發炎、感染來勢洶洶! 小心繼發性免疫缺乏病
乾眼症跟你想的不一樣 眼科醫師揭迷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0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拚台灣研發腸病毒醫苗上市!台灣每年夏天面臨腸病毒威脅,造成許多孩童感染,甚至失去寶貴性命。對此,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積極開發腸病毒71型疫苗,發現病毒VP2蛋白抗原決定位是辨認疫苗有效的關鍵,目前已進入三期人體臨床試驗。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博士劉家齊表示,透過V...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65歲黃先生為B型肝炎患者,年輕時拚事業,常需加班至半夜,還得跟客戶應酬拚酒,曾有兩次急性肝炎紀錄,每年健檢更顯示肝指數過高,長期追蹤發現肝臟出現單一顆2公分腫瘤且有逐漸變大跡象。接受萬芳醫院消化內科吳立偉醫師「肝腫瘤多針電燒微創手術」治療,至今兩年無復發。多針包圍是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攝護腺癌發現常為晚期,不僅奪走一條命、更帶來一個破碎的家庭;所幸,衛福部已核准新一代口服荷爾蒙藥物適應症,為「高風險非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患者提供治療新選擇、免受化療不適、更能延長無轉移存活期逾3年,實為患者一大福音!化療不再是唯一選擇 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新福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寶寶沐浴保養產品這麼多,到底選哪種才安心?」寶寶肌膚缺乏完整皮脂膜屏障,較成人敏感脆弱,沐浴保養品的溫和抗敏非常重要。但你知道「抗敏」其實有專業「認證標章」嗎?小兒科阿包醫生(巫漢盟)特別傳授三招,讓你看懂抗敏認證!阿包醫生指出,美規抗敏認證機構以美國氣喘及過敏基金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