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用量繞台6圈 痠痛貼布這樣用更安全 

用量繞台6圈 痠痛貼布這樣用更安全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不少人有痠痛問題,會自行到藥局購買痠痛貼布,藉此舒緩痠痛。健保署統計使用痠痛貼布人數與件數逐年增加,民國2017年健保門診近72萬人使用非類固醇類痠痛貼布,全年開立7100多萬片,處方痠痛貼布1年的量全部相加,竟然能繞台灣6圈。

痠痛貼布正確用五原則

要如何正確使用貼布,才能安全、有效的改善症狀?食藥署祭出一帖「痠痛貼布正確用五原則」,助大家揮別痠痛。

原則1)購買前應諮詢醫藥專業人員並詳閱說明書
市面上痠痛貼布種類眾多,可分為含水楊酸鹽(消炎止痛功效)、薄荷(涼感型貼布)、辣椒素(溫熱型貼布)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等成分,各種原因所引發的疼痛不盡相同,在治療方式和使用藥物上都有差異,購買前應詳細諮詢醫藥專業人員,使用前也要先詳閱說明書,了解所使用藥品的注意事項。

原則2)併用口服止痛藥或其他藥品,需先諮詢醫藥人員
若正在使用口服止痛藥或其他藥品,合併使用痠痛貼布,可能會發生藥品交互作用或重複用藥等疑慮,應先諮詢醫藥專業人員意見。

原則3)一次用一種,使用勿超量
痠痛貼布內含的成分,會經由皮膚吸收而產生作用,應須避免同時使用多種止痛方式,若是吃的、擦的、貼的一起用,因每個藥品的效果與持續時間不同,可能會造成過量使用的危害,所以要記住一次用一種才安全。此外,記得貼布不要一次貼太多,如:手、腳、肩膀及背部同時貼,也會造成藥量吸收過多,產生副作用並增加肝腎負擔。

原則4)不要貼太久
使用時要注意痠痛貼布的使用時間,並不是貼越久越有效,通常以4至6小時為宜,不宜超過6小時,長時間使用,不僅藥效已經減弱,還會讓皮膚不適、起疹子等造成皮膚負擔。

原則5)小心注意皮膚狀況
在黏貼使用時,可選擇身體較無毛髮且平坦的皮膚位置,皮膚先用清水洗淨,擦拭乾燥後,將貼布黏貼皮膚上,並用手掌按壓約30秒至完全附著在皮膚上。若有濕疹、傷口、潰瘍等部位,應避免使用貼布;使用後若有紅腫、發癢與起疹子等過敏現象,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就醫診治。

食藥署提醒,民眾在就醫領藥或至藥局購買藥品時,可多諮詢醫藥專業人員有關藥品使用的相關資訊,使用前也要詳讀藥品說明書並遵循使用,以發揮藥品最佳效果,避免發生不良反應,如果症狀未改善或有惡化情形,則應立即停藥就醫。對於姿勢不良所造成的痠痛,雖然可以用痠痛貼布緩解,但最重要的還是改善生活方式,維持良好的姿勢、適當的運動與適度的休息喔!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三陰性乳癌超惡霸 PARP 抑制劑來對付

SGLT2抑制劑控血糖 改善糖友腎臟惡化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9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攝護腺肥大是許多中老年男性的困擾,隨著年紀越大,發病率越高,攝護腺體積逐漸增大,使排尿等相關症狀加劇; 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王世鋒指出,排尿細小困難、間斷排尿,或頻尿、急尿、尿失禁及夜尿等儲尿症狀,患者的臨床表現不盡相同。有攝護腺疾病家族史 應接受攝護腺檢查當攝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我國洗腎人口逐年攀升!依據台灣腎臟醫學會統計顯示,自2000年起,我國每百萬人口,約有314名腎臟病患者須透析治療,到2015年達到每百萬人口476人。不少腎臟病友需要靠規律的洗腎來維持身體的正常代謝,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除了以往常聽見的血液透析治療外(俗稱洗腎),現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0歲林先生,幾星期以來飽受上腹痛困擾,起初以為是工作壓力大、且三餐不正常所致,隨著症狀加劇,體重不明原因下降,就醫檢查,確診為胰臟腺癌合併肝轉移所導致。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高婉真表示,治療上,包括手術、化學藥物、和放射線治療,但仍須評估病患的身體狀況,給予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有些人怕熱又怕冷,天氣熱時像快中暑一樣很不舒服,但進了冷氣房,溫度低一點,又覺得寒氣逼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提醒,這可能是血糖代謝長期異常所致,必須盡快就醫,妥善控制血糖。   48歲張先生罹患糖尿病,但自覺沒有症狀便自行停藥。最近幾周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