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甩開腰痠背痛、坐骨神經痛〜專家:這種椅子別久坐

您也有這樣的習慣嗎?不論吃飯、看電視就是愛坐在家中的矮板凳上?甚至一坐就是數小時?脊骨神經博士提醒,小心長時間久坐矮板凳,不僅容易造成腰椎、骨盆後傾,使脊椎曲線出現異常;更可能導致骨盆歪斜,引發腰痠背痛、坐骨神經痛!

甩開腰痠背痛 坐骨神經痛〜專家:這種椅子別久坐

久坐矮板凳問題多?專家:關鍵在膝蓋高於腰臀,易釀椎間盤後凸惹禍

但究竟為什麼久坐矮板凳容易誘發上述問題出現呢?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張軒彬表示,這是因為坐矮板凳的動作,會使身體處於膝蓋高於髖關節的狀。若長期持續維持此姿勢過久,又未適度留意坐姿、盡可能坐正,便容易導致腰椎往後凸,以及椎間盤、骨盆後傾等問題產生。

長期下來,不僅易使腰痠背痛症狀找上門,更可能因髖骨高於腰臀,而造成骨盆歪斜、椎間盤突出等問題出現;甚至使人體椎間盤因向後凸出,被夾於脊椎骨間,而壓迫腰椎神經根,釀成惱人的坐骨神經痛不適,其嚴重性不容小覷!

因此,若情況許可,想要坐的正確又健康,張軒彬博士建議,民眾還是該盡挑選一把有椅背、高度適當(坐下後腳可輕鬆踩地)的椅子,並謹記3直角原則,維持良好坐姿較有保障:

▶直角原則1:小腿與大腿交界的膝蓋處,應呈現垂直的90度。

▶直角原則2:雙腳腳掌平放於地面,且從側面看腳跟除了與地面呈現90度外,同時也與大腿平行。

▶直角原則3:背部與椅背貼合,後背保持向後90~100度左右的幅度。

甩開腰痠背痛 坐骨神經痛〜專家:這種椅子別久坐

矮板凳並非完全不能坐,畢竟相對於半蹲、席地而坐、跪坐等重力完全由人體部位支撐的方式,稍有支撐的矮板凳還是相對比較能減輕人體疲勞、不適,但使用時間仍不宜過長。

不得不坐矮板凳?定時起身活動、變換姿勢,有助減輕傷害

不過,張軒彬博士也提到,其實矮板凳並非完全不能坐,畢竟相對於半蹲、席地而坐、跪坐等重力完全由人體部位支撐的方式,稍有支撐的矮板凳還是相對比較能減輕人體疲勞、不適。

故其呼籲經常使用矮板凳來協助、滿足工作需要,例如:從事除草、園藝、農業等相關工作的朋友。若是手邊只有矮板凳可供選擇,或礙於環境限制只能使用矮板凳者;使用時最好養成每坐20~30分鐘便起身動一動、活動筋骨,不要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的習慣,都是輔助減緩及預防以上不適產生的好方法。

已有腰痠背痛、坐骨神經痛問題?一定要少坐矮板凳

唯一要注意的是,若是本身已有腰痠背痛困擾,或是經醫師診斷有坐骨神經痛、骨盆歪斜問題者。因本身骨架、骨骼肌肉組織本就有問題、早已歪斜的民眾,為避免身體因歪斜,而導致單側關節、軟骨磨損更快、更嚴重;就好比車子的輪軸如果不正,會使輪胎磨損、消耗更快一樣,在把歪斜的骨骼矯正、改善回原位前,日常生活最好還是應避免使用矮板凳為佳。

【專家小叮嚀】:

最後,張軒彬博士也提醒,由於人體軟骨本身無血管,所以在營養供應、活動順暢度上,皆須仰賴關節活動而生的幫浦效應,來使關節液順暢的流動;才能進一步來潤滑關節,使其有足夠養分修補受損部分,並發揮代謝老化廢物的作用。所以民眾若想要保持關節、軟骨活動自如,除了瞭解坐姿的重要性外,平時養成適度運動、伸展的習慣,來促進關節液產生非常重要!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701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對女性朋友來說,大姨媽實在是讓人又愛又恨!遲到擔心懷孕、卵巢生病,早到又害怕子宮出問題。尤其是,月經要來不來時,伴隨而來的經前不適,更是讓人難以忍受。而近日在華人健康網《5914呼叫醫師》服務中,就有網友分享:「聽說經前親熱能加速月經來潮、減緩經前不適,真的嗎?」究竟真相如何?且聽專業婦產科醫師怎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調查顯示,台灣國小學童缺鈣率高達九成,多數孩童並未達到國民健康署的每日建議鈣攝取量800-1000mg,可能影響身高等成長曲線。安東診所副院長李俊豪醫師表示,在重要的骨骼發育期若缺少鈣質吸收,除了影響身高外,還可能導致孩童骨骼發育不良,嚴重甚至會有佝僂病或O型腿,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居於新竹的李先生,因為胸口不適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科就診,經心臟超音波檢查後發現為心房中膈缺損;在 該院團隊合作之下,以心導管手術置放關閉器,阻絕兩個心房之間的血液分流,其手術後恢復良好,相關不適症狀也有明顯改善。兒童時期症狀不明顯 喘、呼吸不順都是症狀台大醫院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有句話說:「男人過了四十歲,就只剩下一張嘴。」意指男人年過40往往力不從心,就連「性」致也缺缺,只能靠吹噓來表現自己。雖然這些話聽在男性耳裡,並不太服氣,但隨著年紀增長,發現勃起功能不如以往,甚至出現攝護腺肥大伴隨下泌尿道症狀,好像又不得不承認這是個事實。熟男兩大共病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