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甲狀腺疾病女多於男 中西醫治療相輔相成

甲狀腺疾病女多於男 中西醫治療相輔相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50歲間的婦女,常見到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問題,起因於免疫系統異常,導致身體產生甲狀腺自體抗體,會引起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且男女罹患率懸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治醫師黃國欽表示,目前中西醫治療此甲狀腺疾病各有千秋,患者若採中西醫療法並行,可減少治療初期的不適,如改善搔癢、掉髮等合併症,並降低復發機率。

以西醫而言,甲狀腺疾病有兩種主要治療方式,黃國欽指出,包括用抗甲狀腺藥物來抑制甲狀腺功能,或透過開刀和放射線碘,去除甲狀腺組織,削弱甲狀腺功能。雖然服藥能有效抑制甲狀腺功能,但其副作用包括出現皮疹、搔癢、肝指數上升等,而且停藥後,復發機率高。若採開刀治療,手術過程可能傷及副甲狀腺,脖子的疤痕也會影響美觀。而放射線碘治療,則常對輻射線安全性產生疑慮。此外,因為開刀和放射碘是不可逆療法,可能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需持續補充甲狀腺素。

黃國欽醫師表示,中醫治療甲狀腺疾病是針對腺體功能異常,而非調理免疫系統,由於氣機逆亂和先天、飲食、環境,以及憂愁憤怒等情緒因素相關,進而因不同體質,發展成氣鬱痰阻、心肝火旺、脾腎陽虛等型態。其中,眼突頸腫是來自痰火交結;燥熱心悸是因火熱傷陰;而陽虛不運則會造成水腫、肥胖、便秘。利用中醫可設法調整內分泌功能和免疫系統紊亂,幫助患者理氣開鬱、化痰軟堅、清熱養陰、溫補脾腎。

黃國欽強調,中醫涵蓋範圍全面,但效果較為緩慢,需依照病程時常調整藥物,患者必須忍受相當時間的病情不穩。針對甲狀腺素過多或不足,西醫可迅速展現療效,中西醫若能相輔相成,病情可望能獲得良好控制。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694

相關推薦

1.AB型:記性差,易得心臟病。美國佛蒙特大學血液學教授瑪麗‧庫什曼博士研究發現,AB型血的人發生記憶、語言和注意力問題的幾率比其他人群高出82%。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012年研究發現,非O型血的人患心血管病的風險更高,AB型人患心血管病的風險最高,比O型人高出23%。 2.O型:胰腺癌風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懷孕時抽菸、喝酒,子孫可能不孕!中研院發現,懷孕過程中胚胎在第113天時保護力最弱,若孕婦有抽菸、喝酒、熬夜等惡習,容易損害胚胎內生殖細胞,影響遠至三代,未來子孫的不孕機率大幅升高。此成果已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細胞》。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陳柏仰,與美國加州...

閱讀詳情 »

台菜、燒肉、麻辣鍋、飯店buffet,只要是「吃到飽」系列餐廳,都是周小姐的最愛!周小姐表示,從小就圓嘟嘟,因此並無意識到肥胖是健康殺手,也沒有特別節制,到了30歲體重數字一路飆升到跟身高差不多,BMI高達61,求診時血壓更已高達170毫米汞柱,隨時有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60歲的李姓婦人,去年10月因右側腦部基底核出血中風引起左側偏癱到醫院住院治療,病情穩定後開始復健治療,原本除了行動較不便之外,其他身體狀況均正常。但在某天卻因不明原因產生呼吸費力、喘併發呼吸衰竭、嚴重低血氧及休克而進行插管治療,經電腦斷層診斷為雙側肺動脈大片肺栓塞,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