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大生課堂糗尿褲 肉毒桿菌素治膀胱過動症

男大生課堂糗尿褲 肉毒桿菌素治膀胱過動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0歲男大學生,因先天性脊椎疾病壓迫神經,罹患膀胱過動症,常在課堂上發生尿失禁,而引起同儕的異樣眼光。讓他不敢喝水又害怕出門,起初使用口服藥物治療,但症狀無法改善,改以注射「肉毒桿菌素」於膀胱,每6至9個月定期施打,不再發生於公眾場合尿褲子的窘境。

高雄長庚泌尿科主任暨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莊燿吉理事長說,據統計,台灣約有16-至8%的成年人罹患膀胱過動症,平均每6人就有1人為此疾所擾,且年紀越大發生機率越高。發生原因為膀胱上皮分泌神經傳遞物質,刺激感覺神經,使得膀胱變得較敏感或者不自主的收縮。大部分罹病的原因不明,可能是老化、神經受損、曾經中風、攝護腺肥大,導致膀胱出口堵塞誘發膀胱病變等狀況引起。

高雄長庚曾調查院內糖尿病患者,發現院內有22%的糖尿病患罹患此病,顯示糖尿病患罹病比例較高,但真正致病因子仍待未來研究發現。

膀胱過動症主要症狀為急尿、頻尿(1天超過8次)、夜尿(起床小便1次以上),以及急迫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容量縮小,有些病人甚至儲存不到100cc的尿液就想解小便,對生活造成不便,生活品質低落,臨床上有許多患者因此不敢出外旅行,連想去聽江蕙的演唱會都因為害怕突然「漏尿」沒有辦法前往。莊燿吉理事長說,患者若有以上症狀,排除細菌感染、膀胱結石或腫瘤,才能確診為膀胱過動症。

莊燿吉理事長進一步說明,透過行為療法及藥物治療,可以解決膀胱過動的問題。行為上,可改變飲食習慣、減少攝取茶、咖啡及可樂等刺激性飲品,膀胱容量小的患者,在可忍耐範圍內適度憋尿,能夠抑制膀胱過動。藥物方面,傳統使用口服藥物,部分患者會產生口乾舌燥、便秘、頭暈、眼睛模糊等副作用,若口服藥物治療無效時,台灣衛生福利部與美國FDA現均已核准使用肉毒桿菌素來治療膀胱過動症,透過在膀胱內的多點注射,單次注射即可改善膀胱過動症狀長達6至9個月,且能重複施打,治療效果也不會因多次治療而下降,建議患者與泌尿科醫師討論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治療,積極解決排尿問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21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肺癌的危險因子,除了抽菸史、家族病史等,環境的污染及其他造成細胞破壞的致癌因子也都與疾病息息相關!澄清醫院胸腔外科杜承哲醫師表示,治療上,包括單孔胸腔鏡手術、電腦斷層導引定位、不插管麻醉以及3D內視鏡等作法和工具,都能有效提升手術安全與治療成效,也能幫助患者術後快速恢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長輩都有坐骨神經痛等脊椎疾病的困擾,但近來臨床上,許多年輕人也開始出現脊椎退化現象,甚至占四分之一的年輕人,椎間盤及小面關節開始出現變化。樂生療養院李元甫醫師表示,過去許多勞動工作者,因長期負重超過椎間盤負載引起坐骨神經痛,而現代上班族也因重度使用電腦和手機等3C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16)日為衛福部疾管署閃電宣布50至64歲族群,公費流感疫苗今(17)暫緩施打,半日間多數醫療院所疫苗全數用罄,今早仍有民眾未接獲訊息「白跑一趟」,部長陳時鐘坦言誤判50至64歲民眾行動力,強調不是每一個人都要打疫苗,而是高風險與高傳播族群能接種,才會有最好保護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全球每37秒有1人因血栓死亡!10月13日「世界血栓日」,台灣血栓醫學會秘書長林炫聿指出,血管壁損傷、血流速度異常、血液成份異常都是血栓形成的要素,不容易發現,卻關係性命;彰基副院長林慶雄醫師則呼籲,現代人久坐,加上肥胖、抽菸、飲酒等,都可能造成血栓風險,民眾應養成良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