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濕熱氣候過敏易發作 「發物」應避免食用

濕熱氣候過敏易發作 「發物」應避免食用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夏日的濕熱氣候,讓過敏體質的張小姐一起床就打噴嚏、流鼻水,伴隨著身體各處冒出風疹,突起的疹子不但愈抓愈癢,還造成身上傷痕累累。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廖振羽表示,在季節交替時,過敏體質的人應避免食用「發物」,例如甲殼海鮮、熱性水果、酒精飲料等。若能搭配茶飲和穴位按摩,則可進一步發揮預防效果。

廖振羽指出,一大早打噴嚏、流鼻水是屬於鼻過敏症狀,這類病患常出現呼吸道過敏情況,包括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同時也容易併發皮膚過敏問題,如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一旦接觸到中醫所謂的「發物」,更容易誘發皮膚過敏。發物指的是,容易引起上火、過敏,或令舊疾復發、新病加重的食物。包括甲殼類海鮮如蝦和蟹,熱性水果如芒果、荔枝、榴槤、櫻桃,堅果類如花生、巧克力,和香菇、南瓜、茄子、大蒜、酒精性飲料等。

值得留意的是,由飲食誘發的急性皮膚過敏,常常讓人搔癢難耐,但提醒民眾,應該盡量避免搔抓,防止造成傷口,否則可能使搔癢感更嚴重,導致皮膚過敏範圍加大,並增加痊癒難度。廖振羽提醒,若皮膚過敏發作時,可採取局部冰敷降低搔癢感,同時洗澡時水溫也不宜過高,並避免到悶熱場所。若皮膚過敏症狀持續過久,或同時誘發氣喘,引起呼吸道腫脹,造成呼吸困難時,最好立即就醫。

為了預防飲食誘發皮膚過敏,廖振羽建議可搭配中藥茶飲和穴位按摩,減輕搔癢症狀。茶飲可用中藥3g防風、2g連翹、6g麥門冬、2g大黃和6g甘草,放入500到800cc的水,煮沸後再放入2g薄荷,再用小火煮3到5分鐘,過濾藥渣後,放涼即可飲用,若是容易腹瀉的民眾,可將大黃的劑量由2g減為1g。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466

相關推薦

酷熱的夏季來臨,油脂與汗水伴隨耀眼陽光而來,每天拼了命洗臉,也曾口服、外用藥物,惱人的痘痘卻仍反覆生成,究竟有什麼方法能確實「抗痘」、還原光滑美肌?揪出夏日致痘因子除了先天油肌和青春期會因過度油脂分泌導致滿臉「痘」花,混合肌、乾性肌、中性肌都有可能受到作息、情緒、臉部接觸外來產品影響角質代謝與皮脂分...

閱讀詳情 »

如果你想要減肥,你大概會聽過「消水腫」這種方法,消水腫既簡單又有效,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少掉好幾磅,讓不少人躍躍欲試。但究竟「水腫」是什麼,又是怎樣的「消」法?為了減重而「消腫」,對健康有什麼不良影響嗎?水腫(Edema)又稱浮腫,是指人體皮下空腔因體液異常堆積所產生的腫大症狀,原因有可能是體質性的、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現代人生活品質提升,愈來愈注重養生,不僅食物要好吃,還要營養密度高,其實任何食物都有營養價值,但醫師指出,6大類食物中,以富含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的蔬菜類、水果類,營養密度最高,多吃有益身體健康。根據國民健康署每日飲食指南指出,6大類食物包括全榖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豆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預防大腸癌和治療大腸息肉,最重要的方法是透過大腸鏡檢查,但對病人而言,不麻醉的大腸鏡檢查可能帶來疼痛,無痛大腸鏡檢查卻須面臨全身麻醉風險,皆讓人望之卻步。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內視鏡室主任謝毓錫醫師表示,透過研究顯示,在不麻醉的情況下,透過新式換水法,比過去的方式更能減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