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男子嚴重腸沾黏 大便卡兩周未排急送醫

男子嚴重腸沾黏 大便卡兩周未排急送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台每年動過相關剖腹手術的案例,大約落在四十萬人左右,然而,若剖腹手術若未實行任何防沾黏的準備,恐怕術後難逃腸沾黏的風險! 

就有一名五十歲的吳男,因大腸癌必須進行剖腹手術,不料術後六個月,開始產生嚴重便秘,更伴隨嘔吐與高燒症狀,直到送醫檢查後才赫然發現,吳男的腸子已沾黏在一塊,導致腸道阻塞,所有的糞便幾乎累積了整整兩個禮拜而未排出,導致腸道細菌爆增而高燒不退。

嚴重腸沾黏 只要兩天就會腸壞死

義大醫院一般外科蔡明憲醫師指出,嚴重腸沾黏恐導致腸阻塞,最快2天內會惡化成腸壞死,需立即進手術室開刀切除壞死發黑的腸子,即使再接受手術也無法完全清除沾黏組織,仍有復發的風險。

腸沾黏發生的風險有多高?例如,常見的腹腔消化系統手術,減重胃切除、小腸繞道、大腸癌腸切除、胃癌胃切除、肝癌、膽道結石等手術患者都有術後沾黏的風險。

做剖腹手術前 建議與醫師溝通防沾黏措施

手術中只要有傷口,就會讓原本包覆在器官做為隔離組織的保護膜遭到破壞,人體雖然有自動修復的機制,這層保護膜在傷口產生的7天內會慢慢復原及重新生長,然而沾黏就是在保護膜復原過程中形成,就算是傷口較小的微創手術也有沾黏風險。蔡明憲提醒,要進行剖腹手術的患者,務必與醫師溝通,進行防沾黏措施,以免腸子黏在一起,而導致各種不必要的併發症產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採訪報導)近日,台灣掀起一波「消水腫減重」熱潮,在背後推波助瀾的主要功臣「紅豆水」,就被塑造成金光閃閃的減重聖品,其中,更有知名女藝人在後頭撐腰背書,使得對於身材要求較為嚴苛的女性,紅豆水就成了此些族群的生活必備品;而在天花亂墜的偏方風潮大行其道的現今,因其傳播威力不斷堆疊,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張瓊之/整理報導)今年二月,西非國家幾內亞,爆發伊波拉病毒感染事件,然而,因傳染速度之快,均讓醫護人員措手不及,導致疫情迅速擴散至周邊鄰國,包括,賴比瑞亞和獅子山等地,截至昨日為止,世界衛生組織持續以驚人的速度,公告伊波拉病毒死亡人數,共累計至729人,感染人數共達1323,且...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根據統計資料指出,全國逾7萬洗腎病患當中,約有20%~40%可能因血液透析而交叉感染C型肝炎,對此,醫界推測應該是血液透析單位中病患交叉感染所導致。 長期洗腎且同時罹患C肝者壽命較短 由於近年來國人罹患末期腎病人數逐年增加,因此,C型肝炎感染遂成為一項重要的公共衛...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高雄前鎮發生大爆炸,造成有多數的死傷發生,目前肇事者疑似為丙烯外洩所致,而丙烯是一種無色略帶甜味的氣體,對此,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顏宗海醫師表示,丙烯主要被歸類在揮發性有機物質,不溶於水,僅溶於有機溶劑,是一種毒性低的物質,但卻很容易快速燃燒、爆炸,因此丙烯也算是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