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男子嚴重腸沾黏 大便卡兩周未排急送醫

男子嚴重腸沾黏 大便卡兩周未排急送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台每年動過相關剖腹手術的案例,大約落在四十萬人左右,然而,若剖腹手術若未實行任何防沾黏的準備,恐怕術後難逃腸沾黏的風險! 

就有一名五十歲的吳男,因大腸癌必須進行剖腹手術,不料術後六個月,開始產生嚴重便秘,更伴隨嘔吐與高燒症狀,直到送醫檢查後才赫然發現,吳男的腸子已沾黏在一塊,導致腸道阻塞,所有的糞便幾乎累積了整整兩個禮拜而未排出,導致腸道細菌爆增而高燒不退。

嚴重腸沾黏 只要兩天就會腸壞死

義大醫院一般外科蔡明憲醫師指出,嚴重腸沾黏恐導致腸阻塞,最快2天內會惡化成腸壞死,需立即進手術室開刀切除壞死發黑的腸子,即使再接受手術也無法完全清除沾黏組織,仍有復發的風險。

腸沾黏發生的風險有多高?例如,常見的腹腔消化系統手術,減重胃切除、小腸繞道、大腸癌腸切除、胃癌胃切除、肝癌、膽道結石等手術患者都有術後沾黏的風險。

做剖腹手術前 建議與醫師溝通防沾黏措施

手術中只要有傷口,就會讓原本包覆在器官做為隔離組織的保護膜遭到破壞,人體雖然有自動修復的機制,這層保護膜在傷口產生的7天內會慢慢復原及重新生長,然而沾黏就是在保護膜復原過程中形成,就算是傷口較小的微創手術也有沾黏風險。蔡明憲提醒,要進行剖腹手術的患者,務必與醫師溝通,進行防沾黏措施,以免腸子黏在一起,而導致各種不必要的併發症產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陳先生長期在內科看診領取糖尿病藥物控制病情,醫師提醒陳先生除須認真監測血糖、血壓的變化外,還須定期掛眼科追蹤視網膜健康狀況,留意視網膜是否有病變。 長期高血糖 導致腎、視網膜病變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鄭琪睿醫師指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當前青壯人口失明的主要原因,高...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多數早期胃癌症狀沒有症狀,不易被察覺,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定期篩檢,經由專科醫師診斷,及早做適當處置,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呼籲,今年開始進行性胃癌也有標靶治療的新選擇。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胃癌風險高7倍 有鑑於胃癌早期診斷的比例偏低,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日前一名61歲男性,半夜與朋友喝了小酒後返家,在家門口跌倒,後背疼痛難耐,緊急就醫,手腳有擦傷,後背非常疼痛,經X光檢查,看到腰椎關節已黏合,形成竹竿型的脊椎,在第1腰椎的椎體上,有一條細細的裂縫,是所謂的橫斷型脊椎骨折 (又稱Chance骨折)。 臀部兩側發炎 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痛風是血中尿酸濃度過高,引起尿酸結晶於關節沉積的一種發炎性疾病,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值> 7.0 mg/dL)雖然不一定會產生痛風症狀,但其為導致痛風的主要因素,血中尿酸濃度越高,持續時間越長,產生痛風的機會就越高,痛風好發於中年男性,但臨床醫師也發現,罹患痛風的年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