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子肛門流膿依賴護墊 克隆氏症併發廔管「坐立難安」

男子肛門流膿依賴護墊 克隆氏症併發廔管「坐立難安」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50多歲的柯先生飽受肛門不明疼痛、流膿困擾,每每發作,都讓他坐立難安,深怕一坐下就像失速列車,分泌物持續滲漏並散發惡臭,一發不可收拾,嚴重時他甚至必須購買女用護墊使用,成天在外工作、通勤彷彿「被罰站」般,只能站不敢坐下,對工作、社交、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林春吉醫師指出,上述患者為克隆氏症患者,已經出現嚴重併發症,才導致肛門附近瘻管生成,讓直腸分泌物及排泄物亂竄、滲漏。林春吉醫師提醒,這種發炎性腸道疾病,侵犯的範圍從口腔到肛門等整個消化道,發炎的深度擴及腸道的整層腸壁,若長期發炎未控制,甚至可能導致周遭器官的侵犯形成瘻管。


男子肛門流膿依賴護墊 克隆氏症併發廔管「坐立難安」

▲面對併發瘻管膿瘍的克隆氏患者,治療十分棘手,針對膿瘍,需進行適當的清創、引流並用藥治療,以逐步緩解疼痛、感染症狀。(圖/照護線上提供)


超棘手腸炎!全消化道是地雷區 還恐提高罹癌風險


林春吉醫師表示,克隆氏症是1種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20至40歲年齡族群,常見症狀為腹脹、腹痛與腹瀉,容易與急性腸胃炎和腸躁症混淆,但是克隆氏症的症狀較持久且反覆發作,還可能伴隨血便、貧血、營養不良、體重減輕等狀況,而腸胃炎的症狀常是急性、短時間發作,兩者成因與治療方式大有不同。


林春吉醫師進一步解釋,克隆氏症病程複雜,整個消化道都可能出現跳躍性病灶,若未及時控制會延伸多種併發症,除了瘻管外,還可能導致腸道狹窄、穿孔、膿瘍等,甚至出現腸道外症狀如關節炎、皮膚炎、虹彩炎、膽道炎、骨質疏鬆等。隨著罹病時間愈久,腸道發炎愈嚴重,各種腸道或腸道外症狀也會越惡化,甚至提高未來罹癌風險。


上述個案柯先生求診時,肛門附近有多處瘻管,這些瘻管像是小隧道般與直腸連通,因此直腸分泌物和糞水藉瘻管滲漏,再加上組織的發炎,進而導致肛門膿瘍,患者才會感覺肛門周圍紅腫熱痛,要是導致嚴重感染,恐進一步導致發燒、畏寒甚至敗血症等症狀。


林春吉醫師也說,面對這類併發瘻管膿瘍的克隆氏患者,治療十分棘手,針對膿瘍,需進行適當的清創、引流並用藥治療,以逐步緩解疼痛、感染症狀,並要避免後續反覆發作,否則可能再度形成更複雜的瘻管,不可不慎。除了治療肛門膿瘍與瘻管的同時,也要控制克隆氏症,藉雙管齊下以穩定病況。


因此,當時評估柯先生的狀況,針對他肛門膿瘍及克隆氏症擬定個人化治療策略,並協助申請生物製劑,經過治療後,肛門瘻管及腸道發炎情形皆獲得緩解,生活品質明顯改善,讓他得以重返職場、重拾人際關係。


治療短、中、長期達標 與病同行不煩惱


克隆氏症現有治療藥物包括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以及近年來問市的生物製劑,可幫助緩解腸道發炎,降低未來因併發症而手術的機會。


醫界目前將克隆氏症治療目標初步區分為短、中、長期,短期緩解症狀,幫助患者回歸正常生活為主;中期目標希望達到發炎指數回復正常以及內視鏡檢查確認腸道黏膜癒合;至於長期治療目標則期望避免疾病復發,甚至達到病理緩解,也就是在病理切片下,黏膜沒有持續發炎狀態。


男子肛門流膿依賴護墊 克隆氏症併發廔管「坐立難安」

▲除了治療肛門膿瘍與瘻管的同時,也要控制克隆氏症,藉雙管齊下以穩定病況。(圖/照護線上提供)


林春吉醫師表示,克隆氏症疾複雜且棘手,對患者身心、工作、社交都帶來巨大衝擊,被歸屬為重大傷病之一,對患者而言,疾病控制像是場長期抗戰,但絕對不是孤軍奮戰,只要把握「遵照醫囑、定期回診、規律治療」,讓病況持續獲得穩定控制,以減少併發症發生風險、降低住院的機會。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肛門瘻管流膿飄異味 五旬大叔包護墊竟是腸炎作祟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全台凍起來慎防主動脈剝離 尤以這類型死亡風險最高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細胞治療特管辦法開放至今已逾2年,衛福部近期擬調整特管辦法方向,擴大適應症範圍,對此石崇良次長年前公開表示,擬有條件開放異體細胞,盼未來能運用在包含腦麻兒童的治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幼兒發生腦性麻痺機率約在千分之2至5,傳統治療著重於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6歲林先生過去有抽菸、喝酒的習慣,每年健檢除了高血壓外,報告上沒有其他紅字,但總是覺得慵懶沒精神,而為了減肥,平均每月跑量80公里,不料去年底卻連跑500公尺都相當吃力,爬上二樓難如登天,驚覺身體有異狀,才趕緊赴醫檢查;另一名66歲的鍾先生,沒有抽菸喝酒的習慣,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甚麼樣的細菌那麼可怕,可以在流感過後馬上襲擊患者,短短三天內就把兩側肺葉吃到千瘡百孔,讓患者喘到快要窒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鄭正威無論在急診或是門診,都曾見識過這種兇猛細菌在流感患者身上的驚人攻勢,有些人在幾天內就病情急轉直下,經過細菌培養才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有些罹癌長輩想來看醫師,卻擔憂孩子請假載送麻煩,乾脆不來檢查了。」多發性骨髓瘤好發於長者,是台灣數十年發生率竄升最高的一種血癌,不過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聖懿臨床上觀察,有些長輩因畏懼、頻繁回診打針困難,竟不願治療。他鼓勵患者,多發性骨髓瘤治療已進入標靶、免疫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