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子走路腳痛 不以為意險截肢

男子走路腳痛 不以為意險截肢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一位60歲男子,走路的時候會腳痛,原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不以為意,但後來走路變得一瘸一瘸的,甚至四肢冰冷、發紫,足部潰瘍的傷口經久不癒,醫師診斷後為下肢動脈阻塞,及時給予治療後才避免傷口惡化,截肢的命運。
不只心臟!四肢也會血管阻塞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楊為舜醫師表示,身體各處的血管都可能會有阻塞的風險,不侷限於心臟或大腦。如果血管阻塞發生在肢體(通常下肢的風險又高於上肢)叫做周邊動脈阻塞症。氣溫驟降容易造成周邊血管收縮,所以周邊動脈阻塞常在冷天急速惡化。楊為舜醫師指出,周邊動脈阻塞症在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行走一段距離後,因下肢動脈阻塞導致肌肉缺氧加劇而疼痛,必須稍事休息才能緩解再度行走,然而年長者常以為是膝蓋退化性關節炎、中風導致,因而對「間歇性跛行」不以為意,忽略了周邊動脈阻塞症的早期症狀。
忽略治療 嚴重導致休克
此時,肢體的肌肉組織就開始缺血而壞死,受影響的區域會先發白、冰冷和疼痛,可能同時合併有麻木及感覺異常。若無即時介入打通血管,組織會開始轉為深紫色甚至合併水泡或血泡,最後完全壞死變為黑色,壞死的肢體如腳趾甚至會自動脫落。壞死的組織常引發發炎反應,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感染、敗血性休克。
控制三高 也要戒菸
楊為舜醫師呼籲,預防周邊動脈阻塞症遠比疾病發作後再緊急處理來得重要,除了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之外,戒菸也重要,因為癮君子發生周邊動脈阻塞症的機會是不抽菸者的三至十七倍。針對已是高風險的族群如洗腎患者,除冬天應注意末梢的保暖避免血管過度收縮,平時也應注意飲食控制血鈣和血磷,以免鈣磷沉澱在血管內造成血管鈣化和狹窄,加重動脈阻塞的程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0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86歲的黃爺爺,有多年高血壓及糖尿病史,戒菸已30多年,生活作息正常;不料,2010年開始陸續發現罹患乳癌、腎臟癌,以及攝護腺癌,且都是原發癌。經過積極接受治療及定期回診追蹤,目前情況良好,沒有轉移及復發跡象。醫師提醒民眾,應定期做健康檢查,若發現有異常現象,立即就醫接受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30歲罹患紅斑性狼瘡的女子,一直在服藥,3年前和丈夫想要孩子,因而求助於童綜合醫院不孕症暨生殖內分泌科門診,進行人工生殖,順利生下小女娃;去年想要給孩子添個伴,再度向該院尋求協助,又產下一名健康的小寶貝。收治該名女子的童綜合醫院不孕症暨生殖內分泌科汪文生主任表示,紅斑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狂犬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宣布,又再新增4例鼬獾染狂犬病,分別來自臺東縣池上鄉2例、臺中市新社區及東勢區各1例;由於狂犬病疫苗40萬3千劑已進口,接下來將加強山區犬貓的疫苗接種。指揮中心表示,至昨日止,已檢測野生動物159例,除48例鼬獾確診感染狂犬病外,其餘皆未檢出狂...

閱讀詳情 »

    文/ 上下游編輯部 本文摘要: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醫師林杰樑,感染至多重器官衰竭辭世。他是國內極少數的毒物科醫師,不懼 得罪任何業者或權貴,總是依據他的專業告訴大眾真相。這篇報導是他所寫的文章,在國人已成日本排名第一觀光客來源情況下,對旅遊日本的國人,具有非常高的 參考價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