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子走路腳痛 不以為意險截肢

男子走路腳痛 不以為意險截肢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一位60歲男子,走路的時候會腳痛,原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不以為意,但後來走路變得一瘸一瘸的,甚至四肢冰冷、發紫,足部潰瘍的傷口經久不癒,醫師診斷後為下肢動脈阻塞,及時給予治療後才避免傷口惡化,截肢的命運。
不只心臟!四肢也會血管阻塞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楊為舜醫師表示,身體各處的血管都可能會有阻塞的風險,不侷限於心臟或大腦。如果血管阻塞發生在肢體(通常下肢的風險又高於上肢)叫做周邊動脈阻塞症。氣溫驟降容易造成周邊血管收縮,所以周邊動脈阻塞常在冷天急速惡化。楊為舜醫師指出,周邊動脈阻塞症在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行走一段距離後,因下肢動脈阻塞導致肌肉缺氧加劇而疼痛,必須稍事休息才能緩解再度行走,然而年長者常以為是膝蓋退化性關節炎、中風導致,因而對「間歇性跛行」不以為意,忽略了周邊動脈阻塞症的早期症狀。
忽略治療 嚴重導致休克
此時,肢體的肌肉組織就開始缺血而壞死,受影響的區域會先發白、冰冷和疼痛,可能同時合併有麻木及感覺異常。若無即時介入打通血管,組織會開始轉為深紫色甚至合併水泡或血泡,最後完全壞死變為黑色,壞死的肢體如腳趾甚至會自動脫落。壞死的組織常引發發炎反應,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感染、敗血性休克。
控制三高 也要戒菸
楊為舜醫師呼籲,預防周邊動脈阻塞症遠比疾病發作後再緊急處理來得重要,除了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之外,戒菸也重要,因為癮君子發生周邊動脈阻塞症的機會是不抽菸者的三至十七倍。針對已是高風險的族群如洗腎患者,除冬天應注意末梢的保暖避免血管過度收縮,平時也應注意飲食控制血鈣和血磷,以免鈣磷沉澱在血管內造成血管鈣化和狹窄,加重動脈阻塞的程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0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輝瑞藥廠志工隊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日前在全國最老的鄉鎮-新北市平溪區,與四十位獨居長輩圍爐,提前感受過年氛圍;現場同時安排義診、義剪,以及美甲體驗、疊疊樂積木、骰子大挑戰、桌遊等活動,讓長輩有機會活動筋骨並動動腦,一起度過熱鬧歡樂的時光。輝瑞、弘道攜手與長輩作美甲、堆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0多歲男子,長期有口破的困擾但不在意,直到脖子腫大才就醫檢查,結果診斷為口腔癌第3期,癌細胞已經擴散至淋巴結。醫師強調,口腔潰瘍是口腔癌最常見的症狀;若超過兩星期還未痊癒,建議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有機會治癒。每年逾7000人罹患口腔癌萬芳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丁義芳指...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有人說,人類大腦是全宇宙最複雜的結構,主管著我們的情緒、思考,控制中樞神經,做出任何我們想要做的動作,可說是人體內的「大總管」。想當然,大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的健康與否,是將邁入人生下一個階段的你我,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最佳年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很多人會購買即飲瓶裝燕窩當伴手禮;不過,專家提醒,燕窩的好壞等級差異很大,不容易以視覺外觀辨別,有些產品是由刷膠黏合的碎燕窩組合而成,卻宣稱是珍貴燕條或號稱是上等燕盞。所以,要買燕窩最好還是選購具有品管實驗室,以及曾經獲得食品業大獎的產品,才有保障。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