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男生結紮有何後遺症?多久復原?反悔生育力剩多少?其實,術後唯一差別只有這點!

男生結紮有何後遺症?多久復原?反悔生育力剩多少?其實,術後唯一差別只有這點!

內容編輯/Vera Chen

不論從安全性、後遺症、復原時間等各個角度來看,男生結紮都比女生結紮還要方便。很多男生擔心結紮手術後無法「重振雄風」,肯定是沒有好好了解結紮知識,其實,術前、術後差別只有這件事!

 

男生結紮怎進行?

男性輸精管結紮手術,比起女性輸卵管結紮更為方便和簡單,不僅事前不需空腹,麻醉方式較安全、併發症也比較少、費用也較便宜,對於確定不想再生育的夫妻來說,是很好的參考選項之一。

手術過程主要是透過局部麻醉後,在兩邊陰囊各打一個0.5公分左右的小洞,將輸精管截斷並綁起來,便能阻斷精蟲運送,結紮手術不會動到睪丸、陰囊與陰莖,男性荷爾蒙分泌完全不會受到影響。同時由於精子本身只占精液很小一部份的體積,因此術後精液量並不會減少,唯一的差別只有精液裡不含精子而已,手術時間大約20至30分鐘左右,不需住院。

 

男生結紮的兩個痛點

基本上結紮還是必須打麻藥,但整個結紮過程中只有「打麻藥」和「拉起輸精管」的時候會有痛感。

手術時,會使用局部麻醉,醫師會確認麻醉劑發揮作用後,才會開始手術,基本上結紮過程會有兩個痛點:

1. 打麻藥(跟牙科拔牙打麻醉針差不多)

2. 拉起輸精管(有人說像是蛋蛋被踢到)

不過別太過緊張,疼痛的程度在一般人可以忍耐的範圍,大部分還是緊張的成分居多。

 

男生結紮有什麼後遺症?

結紮之後會不會精神不振?容易發胖?甚至性慾低下,再也不「性」福?以上答案通通是NO!人體製造睪固酮的工廠就是睪丸,睪丸都沒有被拿掉,自然不會出現上述症狀,如果真的出現了,可能是心理因素比較大。

一般來說,男生結紮其實九成以上都是沒問題的,術後微腫也是正常狀況,僅有非常少部分的人術後可能有血腫和感染等風險,但是通常發生在生活習慣不好、糖尿病患等感染風險較高族群身上,否則後遺症仍是相當少見。

 

男生結紮術後照護

1. 手術當天多休息,避免走動磨擦傷口造成出血。

2. 結紮後的傷口在3天內不要碰水,以免引起傷口感染而影響癒合。3天後,可以開始淋浴,淋浴後傷口用乾毛巾輕輕壓乾,傷口完全癒合前勿泡澡。

3. 手術傷口乾燥後,用小紗布或OK繃保護即可。傷口可吸收線縫合,不必拆線。

4. 手術後可正常上班,一般輕度的日常活動都可以正常進行,只要注意一週內不要搬重物或是劇烈運動,傷口完全癒合後即可恢復正常性生活。

5. 手術後一週請回醫院門診追蹤,並確認輸精管組織檢驗結果。

6. 若手術傷口有鮮血滲出、臭味、膿性分泌物或發燒超過37.5度時,請盡速回診。

 

結紮後多久才能有性行為?

結紮術後數天仍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保守一點建議1個禮拜後才開始性行為。但要特別提醒,結紮後輸精管可能還會有殘餘的精子,一般在手術後3個月或是射精20次會做精液檢查,確保完全沒有精蟲之前都需要避孕喔!

男生結紮有何後遺症?多久復原?反悔生育力剩多少?其實,術後唯一差別只有這點!

 

結紮後想反悔,生育力剩多少?

男性結紮後仍可再藉由手術接通輸精管,以恢復生育能力,只是根據臨床研究顯示,結紮接通後的生育率可能大不如前,且結紮時間越長,接通後的自然受孕率也就越低!

▶ 結紮時間少於3年,自然受孕率僅剩7成之多

▶ 結紮時間8年內,自然受孕率可能降至5成

▶ 結紮時間長達15年以上,自然受孕率低至3成

 

#延伸閱讀:

結紮手術男生做還是女生做?想要百分百避孕,這些事不可不知道

避孕方法大集合!除了保險套與避孕藥之外,你該知道的8大迷思

 

【本文獲「MamiBuy媽咪拜」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今年藥師節,北榮新竹分院藥師再次走入偏鄉客家聚落-北埔大林村,舉辦「好客藥師服務站(讚!)」活動,融入客家人喝茶文化,就地開起了「藥師茶行」,共下來食茶,汝愛食麼個。北榮新竹分院表示,藥師不賣茶,但是在民眾最熟悉的茶行氛圍中,該院以最貼近民眾的客家話來講座,提供「家中藥品年...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壢聯邦銀行健行分行群聚又出現新的相關確診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晚間公布,再檢出1例陽性個案(待編號,Ct值22.5),為北部本國籍10多歲女性,為案17630銀行員職場聚餐餐廳(西堤牛排中壢中山店)員工,就讀中壢區某高職。詳細情形將於明日記者會統一說明。...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資料來源/許育禎營養師你家寶貝是否有情緒管控不佳的問題??越來越多家長注意到,過多的零食及含糖飲料會造成孩子容易鬧脾氣、學習力低落的情形,當孩子出現失控行為時,常令家長頭痛不已。根據調查,目前兒童蔬果及乳製品攝取太少,而精緻澱粉、糖過多、加工食品卻攝取過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