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畏懼面對陌生人 恐是社交恐懼症導致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14歲男孩,因害怕面對陌生人,總是逃避任何人多的地方,若是必須得參與社交活動,就會莫名出現冒冷汗、心悸甚至口乾舌燥等現象;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身心科主任謝遠達指出,這名男孩不但害怕別人注視的眼光,甚至也不敢和陌生人講電話,其實這恐是社交畏懼症所造成。

社交畏懼症的患者,除了會畏懼面對陌生人,尤其處於人多的時候,就會感到不自在,且出現臉紅、發抖等症狀;謝遠達說,社交畏懼症屬於普遍的精神疾病,在臨床上約佔3%至10%,但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可就醫治療,往往讓疾病糾纏了一生。

其實會出現社交畏懼症,主要是因過於沒自信以及低自尊等影響,才會讓自己感到一無事處,也常將想法投射在別人身上,認為每個人對他都吹毛求疵;謝遠達說,社交畏懼症其實不像憂鬱症嚴重,但若長期下來,也可能會傷害心靈,演變成其他精神疾病。

其實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證據顯示,主要是因腦中某些神經化學物質的失調,才造成社交畏懼症,因此是可仰賴藥物治療;謝遠達提醒,若發現身邊周圍朋友或家人有出現類似情況,都應盡早安排讓他們接受治療,才能避免影響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58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年33歲蔡先生是職業軍人,入伍時體重65公斤算是標準,但因為生活壓力以及飲食習慣不正確,5年內體重一路飆升到126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高達42,不僅部隊訓練時,因過重造成體能負擔,也有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醫師建議採胃袖狀切除手術,改變胃部結構,並搭配飲食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新北報導】新北市1名30歲邱姓孕婦臨盆在即,日前至醫院中醫部看診向醫師表示,之前第1胎在家坐月子時家人在中藥房買了生化湯,並吃了快1個月的麻油湯品,覺得體質變得比以前燥熱,且容易便秘、口乾舌燥;目前第2胎,希望產後坐月子可以用正確的方式以中藥、藥膳做調理。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今年諾貝爾獎得主的發現揭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適應機制之一。」2019年諾貝爾獎生醫獎揭曉,頒給了英美3名科學家,他們發現了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的變化,揭露重要且基本的生理機制,更影響了貧血、癌症等藥物開發。英國皇家學會會長Venki Ramakrishnan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年約50歲在早餐店工作的王女士,近兩個月來感到雙手手指及手掌麻木,工作或騎機車等紅綠燈時,常需要甩甩手緩解麻木情形。近日甚至連開寶特瓶瓶蓋都需他人代勞,至朴子醫院復健科求診,經醫師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復健科羅嘉元醫師表示,腕隧道症候群典型症狀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