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異位再接植手術 男子免受截肢之苦

異位再接植手術 男子免受截肢之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28歲的呂先生在一次長途駕駛中,因突然身體不適導致車子失控撞上分隔島,強大的撞擊使他彈飛至車外,過程中左小腿不幸被截斷,緊急送醫救治。收治患者的成大整形外科醫師李曜洲表示,患者除了左小腿斷裂,身上還有多處創傷和骨折,不適合立即接受接合斷肢手術。最後,決定讓患者在7天後,接受異位再接植手術,患者術後恢復良好,4個月後可自行行走。

呂先生到院後,醫師立刻評估是否能進行斷肢再接植手術,但患者身上有多處創傷,且左小腿是撕脫性截斷,需要接受清創和骨頭縮短,才能提高手術成功率。若立即接受斷肢再接植手術,患者可能因長時間的全身麻醉,而發生生命危險。但醫生考量,患者相當年輕,若是直接放棄再接植手術,以義肢取代,將為患者帶來不小的心理衝擊。

最後,李曜洲選擇異位再接植手術,先將斷腿接合到大腿前外側自由皮瓣的供應血管末端,不僅能將快失去血液循環的斷腿,在4小時內恢復血液供應,也可避免日後可能的長短腳問題。隨著病情穩定,7天後為患者進行原位再接植手術,同時進行大腿前外側自由皮瓣的顯微重建手術。幸運地,術後患者恢復良好,此一案例也獲得2014年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年會的最佳重建優秀論文獎。

李曜洲指出,患者在創傷後,若生命徵象不穩,不適合立即進行接植手術;若生命徵象穩定,手術的首要目標是,快速建立斷肢的血液循環,一旦斷肢缺血超過6小時,就會有不可逆的組織壞死,再接植手術可能會引發局部傷口感染。考量到術後的功能恢復,若有功能良好的義肢,是否取代再接植肢體,也是抉擇之一。決定斷肢再接植手術,有三大考量,為先求保命、6小時內重建斷肢血液循環、斷肢功能恢復是否可比義肢等。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42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今年首例境外移入瘧疾確定病例,一名40多歲外籍船員上6月25日自印度前往泰國曼谷,並於泰國當地出現發燒、頭痛等症狀,26日入境我國後,當日即登船出航,因症狀持續,個案於7月1日再度入境我國後就醫並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確認為間日瘧原蟲感染。瘧疾來自蚊蟲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航空及財團法人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日前宣布啟動「機上愛心醫師」專案,並透過微電影首映,讓有興趣的醫師和社會大眾了解計畫內容,除了保障機上見義勇為醫師應有權益外,也邀請更多的醫師在搭機時自願伸出援手,當旅客發生空中緊急醫療需求時,協助華航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位1歲紀姓女童因肚子痛又出現疑似腸病毒的症狀,到醫院就診後確認罹患腸病毒,沒想到進行X光與腹部超音波檢查時,赫然發現腹部出現疑似手鍊形狀的影像,醫師研判應該是女童將外物吃下肚導致,需進行手術將肚子中的異物取出。小腸部份切除 取出誤食異物 收治這位女童的童綜合醫院小兒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拔河導致腕隧道症候群逾五成 間歇性休息可緩解拔河是一項展現堅忍意志力的運動,由於拔河運動總要分出勝負,因此力量對抗的強度極高,難免發生運動傷害。根據長庚醫院復健科於今年台灣復健醫學會年會所發表的研究顯示,頂尖拔河女性運動員,有腕隧道症候群的比例超過五成;然而,只要在訓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