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異位性皮膚炎新剋星! 抗免疫球蛋白E獨家技術試驗中

異位性皮膚炎新剋星! 抗免疫球蛋白E獨家技術試驗中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過敏紅腫、乾癢等,難以忍受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又將出現新剋星!國內生技集團與丹麥知名皮膚醫學大藥廠簽署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氣喘新藥全球授權合約。生技集團總裁路孔明表示,這次研發的新藥具突破性進展,未來也將持續投入癌症、免疫疾病以及糖尿病等類別的藥物開發。
搔癢、皮膚紅疹難忍耐 開發中新藥具緩解潛力
該生技公司副總經理陳念宜博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簡稱AD)是一種皮膚慢性發炎疾病,全球約3%的成人以及20%的兒童罹患此病,各個年齡都可能發生,常出現皮膚紅疹、乾癢、免疫球蛋白E升高等症狀,由於疾病帶來難以忍受的搔癢與失眠,使病患的生活品質非常差。

在治療上,類固醇雖然有效果,卻需擔憂副作用,抗組織胺則是效果有限。陳念宜博士指出,此次開發的新藥為人源化單株抗體,其藥物獨特機轉,是能與過敏患者B細胞膜上免疫球蛋白E的CεmX片段結合,透過誘導細胞凋亡和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殺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 cytotoxicity, ADCC)殺死免疫球蛋白E陽性B淋巴細胞,降低病人體內的發炎介質和免疫球蛋白E值,緩解過敏症狀。目前美國臨床一期試驗顯示安全無虞,並且通過美國三項二期臨床試驗許可。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氣喘新策略 臨床試驗中
該公司資深副總裁郭明良也指出,為了驗證此藥標的IgEB細胞與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濕疹面積嚴重度指數(EASI)之間的關係,特別在台灣醫學中心收集56位病患檢體,分析結果顯示,數值愈高越嚴重的病患血液中IgEB細胞數量越高,尤其是EASI指數大於16的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患,這個關鍵數據支持了消除IgEB細胞,將會是正確的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新策略。

根據協議內容,異位性皮膚炎藥物試驗將在美國執行,收納90位病患,試驗已在今年3月啟動,預計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過敏性氣喘試驗則在中國大陸實施,計畫收納100位病患,規劃在2020年上半年送件,預期在2022 年下半年完成試驗,這兩項二期二a臨床試驗之後,將會由丹麥藥廠承接開發責任。
對抗高免疫球蛋白E疾病 可望嘉惠廣大病患
丹麥藥廠全球研發執行副總裁Kim Kjoeller博士表示:「我們歡迎這個前景看好的創新候選藥物,成為旗下的新藥開發計畫。」每一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病症都不一樣,為此將持續努力在治療上,增加多元的新藥產品線,提供各式藥物和不同的治療策略。
以創新機制與其他治療策略區隔,鎖定免疫球蛋白E的B細胞治療,可擴大應用至其他適應症,包括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氣喘以及高免疫球蛋白E症候群等患者,若後續臨床試驗能確認預期療效,可望嘉惠廣大病患,成為對抗高免球蛋白E疾病的用藥新選擇。

【延伸閱讀】

1/10中風病友一年內復發 醫籲做好「這」些事

四肢對稱無力! 淺談慢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8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有一個穴位,讓女性終身不老!!!就算你有千萬元,也一定要知道的!! 常揉三陰交,終身不變老如果你的父母給你存了一筆幾千萬的財產,你卻不知道用。還每天到處借錢,過得窮困潦倒,那是多麼可惜的事情呀?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如今日子越過越好,保養的方法也層出不窮。很多人,花了大把的時間和金錢,卻眼睜睜的看衰老爬...

閱讀詳情 »

坐飛機的時候,你有想過哪個地方最髒嗎?科學家已經幫你研究出來了。根據一份剛在美國微生物學會年會發表的報告指出,位於座椅背部、可收納托盤下面的收納袋是飛機上最髒的地方,超級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在那裡可以存活一個星期,這比一般人認為的馬桶把手還要髒得多。美國阿拉巴馬州奧本大學(Auburn Uni...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罹患罕病「雷特氏症」者,會將手不停搓動,有如洗手般,或重複把手塞入嘴裡,自閉症兒常會出現刻板的手部動作,如反覆扭曲手指、拍打手掌等動作,兩種疾病症狀有些許相似;小兒科醫師指出,雷特氏症容易誤診為自閉症,推估全台約有近千名患者,但目前僅50名確診。台大醫院小兒部小兒神經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新竹市一名49歲女性患者,日前因難以控制的高血壓造成消化不良、腸胃不適、體重減輕及心悸等現象,經醫院以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下方有一顆將近6公分的腫瘤,轉診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接受治療,確認病患的腫瘤是源自右側的腎上腺,而診斷出病人是罕見的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因腎上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