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異位性皮膚炎誤用偏方 導致併發症恐難收拾

  20歲的小華本來應該是享受自己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的年紀,但是因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在高二時輟學,目前正在家中休養,如果可以有更好的治療,相信現在的他,正享受著屬於年輕人的燦爛歲月。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提到,不只是異位性皮膚炎,其他皮膚免疫性疾病包括乾癬、乾癬性關節炎、慢性蕁麻疹、水皰性疾病等都是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的慢性疾病。有不少患者因為對自身疾病認識不足,往往會誤以為自己的皮膚問題是因為免疫功能太弱所造成,自己採用偏方或是採用自我修復的方法來解決,往往延誤病程,更可能導致一些後續的併發症。

  近年來皮膚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蓬勃發展,目前已經有不少針對皮膚發炎或免疫反應來作用的專一性藥物上市,包括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讓這些慢性疾病可以獲得更好的控制,使患者的生活品質都獲得大幅度的改善。

  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蔡仁雨提醒民眾,在這資訊暴炸真假難辨的網路流言下,民眾往往無從正確去挑選合適的醫師,如果沒有親人或醫師推薦或轉介,建議優先找皮膚專科醫師諮詢再進一步處理。

  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具有完整皮膚訓練,例如:皮膚解剖、生理、病理基礎等,能辦別及診斷各種皮膚狀況,許多皮膚病灶若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診治,才可避免因延誤而造成傷害。

相關推薦

預防血糖值上升的蛋白質攝取法為何? 原來如此! 從蛋白質開始食用便可抑制血糖急速上升! 進食後,食物被消化、吸收,糖分會成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中,變成血糖。血糖值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Glucose)濃度。用餐後血糖值上升,降低血糖的荷爾蒙・胰島素就會分泌。任何人只要進食,血糖都會上升,但如果過度上升,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天灌4杯咖啡,怎麼還是覺得有夠累!一名48歲的男子,就有這樣的困擾,身為公司高階主管的他,工作壓力大,常難以入睡,睡眠品質每況愈下,因此影響白天精神與體力,變得重度依賴咖啡因來提神,但晚上又面臨睡眠問題,形成惡性循環,疲憊感始終無法有效消除,最終求助醫師,這才發現忽...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看到針頭就快暈了?如果你也是「暈針」一族,其實有些方法可以避免!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想要預防暈針,可於接種前避免空腹及脫水,接種時採坐姿,等待時聊天、聽音樂或看影片等,全有助放鬆心情。尤其,有研究發現,接種疫苗時,和面無表情相比,微笑和做鬼臉可以減少40%的疼痛感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春天酷酷嗽、嗽不停?這是不少人在季節轉換時的最大困擾,中醫師賴睿昕透露其實中醫有些小偏方可以舒緩,像是常常用兩手摩擦位在手拇指後凹陷處的「魚際穴」,有保養效果;或是刮痧位於手肘橫紋上「尺澤穴」,也有助於止咳。 俗話常說「醫生怕治咳嗽」,咳嗽是呼吸道自我保護作用,從生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