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當醫師遇上偏方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卡關!

當醫師遇上偏方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卡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60歲的江媽媽確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卻不肯吃藥,光靠自己打聽來的飲食療法,拖了1年多,手腕關節就變形了,這才被家人半強迫帶來醫院......。

「門診時病人強調是菩薩指示,不要用西醫療法。」佛教正德醫院風濕免疫科林剛民醫師表示,當下聽到病人的說法是又氣又無奈,但生氣也沒用,只能苦口婆心勸說。

天然未必有效 飲食療法莫忘定期追蹤

提起常聽到的「偏方」,林剛民醫師表示,台灣病人特別相信飲食療法,崇尚天然,比如有陣子流行薑黃,也有相信要少吃肉等等,其實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飲食的相關性很低,維持均衡飲食就好;對於堅持嘗試各種營養治療的病人,林剛民醫師強調:「至少要定期回診追蹤,看病情是否有改善,病情嚴重的病人一定要配合正規治療。」他也表示,正德醫院蠻多吃素的病人,但素食也要吃對,他建議要追蹤營養狀況,例如抽血檢驗是否有貧血或缺鈣、維生素D等,必要時要額外補充不足的營養素。

藥物大進步 免打針可選口服標靶藥

其實近十年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大幅進步,但有些人還停留在只能用止痛藥、類固醇,其實新一代的生物製劑已超過十種,除了皮下注射、靜脈點滴,也有免打針的口服標靶藥物,可依病人需求選擇,臨床上已愈來愈少見關節破壞變形的情況。

「除非病人不配合治療!」林剛民醫師無奈的說,門診時難免遇到不聽勸的病人,雖然會回診,但也會嘗試奇奇怪怪的治療。曾有病人把手臂放在香爐上薰烤,拖了一周回診時手臂都薰黑了!等用藥後症狀改善,病人還是相信神明會保佑他。

信仰治病不衝突 醫師深入社區宣導

所以林剛民醫師表示,為滿足病人的需求,正德醫院也提供中醫服務,比如關節不舒服可配合針灸、艾炙,中西醫合作;另外,正德雖然是新醫院,但只要病人有需要,該用的新藥、設備都會引進,讓病人有更多治療選擇。

位於台中的佛教正德醫院於2019年正式啟用,雖有宗教背景,但林剛民醫師強調:信仰和治病不衝突!因為這群迷信非科學療法的病人大多不會去看衛教宣導,比較相信口耳相傳,所以林剛民醫師積極從事社區衛教,包括去基督教會演講,他認為「每個宗教都是勸人為善,醫師宣導做對的治療同樣也是善事。」也希望家人要支持鼓勵病友就醫,尤其是對年齡偏長、醫療資訊不足的病人,家人朋友能多點關心,幫助他們得到正規的治療,擺脫病痛。

【延伸閱讀】

多發性骨髓瘤有哪些治療藥物? 淺談蛋白酶體抑制劑

八旬翁不堪二度「開心」 心臟「裝電池」治療心搏過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6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習慣什麼事都幫孩子做到好嗎?前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小兒職能治療師黃彥鈞認為,其實孩子現階段發展已能做到的事,就讓他們嘗試自己練習做一些日常的家事,不但有助於感覺統合的刺激,也能讓孩子養成自理能力,在上學後更有自信心。   過度協助 剝奪孩子練習機會   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案例是1名69歲張先生,身體狀況一向很好,退休後仍天天下田照顧果園,沒想到今(108)年2月時突然胸悶冒冷汗,送至奇美醫學中心後發現主動脈剝離,幸好發現得早,緊急手術後性命無礙也恢復得不錯,2周後順利出院。   然而出院後張先生卻發現活動時越來越容易喘,雙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37歲王小姐接受人工試管嬰兒成功懷上雙胞胎,經剖腹產後,卻在生完4周滿月後出現延遲性產後大出血,當時人還在坐月子,緊急送醫後確診為延遲性產後大出血,屬於罕見的子宮內右側血管瘤造成大出血。   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任蔡明松說明,俗稱血崩的產後大出血,大多數發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首度出現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確定病例,個案為北部70多歲男性,近期未出國,但常至山區活動,10月24日至11月2日間因陸續出現發燒、嘔吐症狀多次至診所就醫,又因出疹與意識改變,3日收治住院,採檢通報疑似登革熱,16日判定陰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