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下的實習醫生 實現臨床技能、發揮同理心

疫情下的實習醫生 實現臨床技能 發揮同理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高雄醫學大學一群實習醫學生,日前到高雄巨蛋新冠肺炎疫苗注射站學習,看到很多老人家、孕婦擔心疫苗副作用,經同學的傾聽、解說及安撫下,一個個神情轉喜為憂,順利完成這世紀之針。

臨場「體驗學習」 經驗難得可貴

這是課堂上學不到的實習課程,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楊仁宏說,「體驗學習」對醫學生是很寶貴的經驗,但疫情期間醫療降載,教學及會議也多改為視訊,醫學生因此少了很多與師長及病人互動的學習機會;加上疫情嚴峻,可能一輩子才碰上一次,不希望醫學生只當個旁觀者,因此發起招募實習醫學生至參與疫苗施打的現場體驗,透過服務是一個非常難的觀摩學習機會。

減輕醫療負擔 加入疫苗施打服務行列

大開眼界的黃馨誼同學說,她很佩服醫療人員在這麼短時間內,將流程規劃得井然有序、施打快速,不致造成病患群聚;莊宜安同學說,面臨如此嚴峻的疫情危機,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將來正式成為醫師時,有可能面臨更加難以應付的新興的傳染病,期望自己小小的努力能夠減輕大家的負擔。

李敏榕同學曾遇到外籍移工、配偶及孕婦等特殊族群,在填寫同意書上,花更多的耐心與解釋;而孕婦要注意與其他疫苗錯開,讓她對於疫苗更多了幾分瞭解。廖敍丞同學對於識字不多、或認知功能較差的民眾,也多花多時間協助填寫小黃卡及評估意願書;對於打針焦慮的民眾則給予不斷安撫。

貢獻所學之力 理解病人所需

工作結束後,同學們拆下面罩與口罩發現耳朵和額頭都痛了一陣子。但比起病房中使用呼吸器面罩的病人,這點小傷算什麼?謝怡徹同學說,這場世紀之疫,任何人都無法置身事外,醫學生從問診填單到注射衛教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熟悉,面對民眾各種疑慮也要能臨機應變,經由這場震撼教育,讓同學們有了更寶貴的收穫。

【延伸閱讀】

台灣洗腎率居全球之冠 統計顯示糖尿病為主因

長期憋尿 男主管小便出現血尿 !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任何1個小傷口都不能輕忽,小心蜂窩性組織炎導致死亡!免疫力低下或皮膚傷口沒有處理好時,細菌就有很大的機會闖入身體,引發局部感染,如果沒有處理好,最嚴重可能引發敗血症,導致多重器官衰竭。醫師提醒,慢性病免疫力低下族群,一定要特別注意傷口狀況,如果有任何異常都該儘速就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國大陸研究發現,新冠病毒(COVID-19)突變情況嚴重,至少出現30種病毒株,而最毒病毒株的病毒量則高出最溫和病毒株的270倍,大幅改變致病性。 浙江大學研究團隊一項最新研究分析11個病人來源的病毒分離物的功能特徵,結果顯示,每個病毒株都至少出現1個突變,病毒分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受訓期間的年輕兒科醫生和婦科醫生,最早學到的技巧之一,就是評估新生兒出生後頭幾分鐘的生理狀況。當我還是個新手小兒科醫生時,這是我最喜歡、也最珍惜的工作—迎接這個未曾謀面、出生時渾身通紅、尖聲哭喊、名副其實是乳臭未乾的新新人類,來到這個明亮、喧鬧的世界,而我是為他做檢查的第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例行記者會,開始前桌上就擺出8粒「芭樂」,就在指揮官陳時中拿起麥克風時,果然說出了連續8天本土、境外移入、敦睦艦隊都沒有新冠新增病例好消息,陳時中強調,維持防疫新生活口罩實名制應該不會變動,但滿足國內口罩需求下,可開放部分口罩外銷。 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