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白黴菌感染症致死率50% 中榮引進核酸檢測試劑

白黴菌感染症致死率50% 中榮引進核酸檢測試劑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隨著疫苗接種率提高,也讓許多國家疫情逐漸獲得控制,但南亞的印度地區爆發了第二波COVID-19疫情,確診病例已超過2,800萬例,且同時也出現白黴菌感染症的爆發,到今年5月底為止,確診病例已達9,000多例,死亡率高達50%。臺中榮總感染科劉伯瑜主任指出,白黴菌感染症是嚴重的黴菌感染疾病,雖不常見,但多發生於免疫功能不良的病人,若不及時治療,當白黴菌快速擴散後,將危及生命。

免疫功能不良者為高危險族群 未及時治療危及生命

造血幹細胞移植、實體器官移植、血液惡性腫瘤和未受控制的糖尿病等都為白黴菌感染症高危險族群,白黴菌會感染人類的鼻竇、腦部、肺部及皮膚等部位,使病患出現鼻塞、眼睛及臉頰腫脹等症狀,劉伯瑜主任與中興大學生科院林琦然老師共同研究也發現,造成白黴菌症主要感染黴菌為白黴菌門,包含麵包霉、Apophysomyces、Cunninghamella等,通常可以在土壤、腐爛蔬果、動物屍體中發現它們蹤跡。

PCR檢測揪白黴菌感染 中榮超前部署引進試劑

劉伯瑜主任說明,傳統診斷上,大多透過組織病理學檢查、培養或輔佐電腦斷層掃描等方式確診白黴菌病,但這些檢測方式不僅有時效性,也有敏感性問題存在,因此目前有越來越多臨床單位使用PCR的方法幫助檢測白黴菌病,目前感染科就引進可以檢測白黴菌感染症的核酸檢測試劑,根據研究,PCR的敏感性及專一性可高於9成以上。

國內積極防範新冠疫情 也得避免其他感染症發生

透過快速診斷白黴菌感染病的PCR方法,能幫助患者及早接受適當治療。劉伯瑜主任強調,國內正面臨COVID-19考驗,此時也應防範相關黴菌感染症或其他伺機性傳染疾病的發生,透過超前部署的快速診斷工具,一起守護台灣。

【延伸閱讀】

台灣洗腎率居全球之冠 統計顯示糖尿病為主因

長期憋尿 男主管小便出現血尿 !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小志到了3歲還不會開口說話,成天獨自盯著旋轉的玩具,一拿走就哭鬧不已,家長因此著急帶他就醫。早療團隊評估後發現,小志患有自閉類群障礙症,進而將小志轉介給臨床心理師,讓小志接受社交互動的訓練,增加其社交動機,一方面透過遊戲增加小志的社交參與程度,同時也提供家長安撫兒童情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值此疫情肆虐的非常時期,民眾除了戴好口罩、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外,有慢性病的癮君子,正是戒菸自救的好時候。醫院戒菸服務 由被動改主動臺中榮總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傅彬貴表示,根據正在召開的美國胸腔醫學年會大會報告指出:「使用傳統紙菸或者電子煙,都會使呼吸道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受到疫情影響,政府啟動學校停課不停學的措施,許多企業也紛紛執行讓員工在家辦公模式,再加上連日來高溫炎熱,讓許多人宅在家,但除了努力防疫外,也要注意熱傷害。國民健康署表示,室外受到輻射影響容易造成熱傷害,但當室內空氣不流動,導致熱能無法排出,這時環境溫度升高,對於老人或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範,啟動「遠距通訊診療」2.0版,除原本居家隔離/檢疫/自主健康管理等對象之外,擴大至門診慢性穩定的病患,提供13個科別供民眾透過電腦、手機即可完成看診、開立處方箋等流程,同時也將視民眾就醫需求,滾動式調整開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