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削弱女性權益 婦女節全體帶薪休假 歐嘉隆關注女性健康

疫情削弱女性權益 婦女節全體帶薪休假 歐嘉隆關注女性健康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致力於促進女性健康的跨國藥廠-歐嘉隆,在台分公司也呼應企業全球行動,宣布全體員工不論男女於 3月8日婦女節當天帶薪休假,並關注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日益惡化的女性健康權 。

近八成女性將家人健康優先於自己 歐嘉隆全球行動提高女性健康意識

全球疫情延燒,女性比男性承擔更多的照護責任與職場壓力,耗蝕其身心健康,據國外數據顯示,近八成(78%) 的女性將家人的健康照護需求優於自身,在台灣因疫情而需親自照顧家人的比例中,更高達近九成為女性(88%)照護者 ,顯示女性在疫情期間位居更弱勢的處境。
「疫情當前,女性較以往更難抽身滿足自身的健康需求,歐嘉隆以傾聽女性需求為承諾與研究目標,我們有責任引領世界對女性健康的專注做出改變」歐嘉隆全球執行長Kevin Ali宣布,透過歐嘉隆全球9,500名員工為出發,在今年發起標誌性的活動,提供國際婦女節當天的有薪休假來鼓勵男女同仁,無論是預約醫生、花點時間評估自身健康狀況,或是思考如何為女性的整體健康帶來改變。

疫情恐損台灣女性平權成績 醫學會持續推動孕產婦友善職場環境

提升女性的健康狀況是促使社會繁榮、穩定的重要目標,依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性別不平等指數(GII),以生殖健康、賦權及勞動市場之相關指標來衡量各國性別平等的情況,台灣性別平等高居亞洲之冠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醫師補充,台灣女性除了傳統承擔家庭責任的角色,更多地走向職場,現今女性就業比例已超過五成 ,為拉近男女生理在工作生產力上的差異,政府透過立法完善生理假、育嬰假等政策,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近年也持續推動友善孕產婦職場環境,透過職場上對女性特質的保護,來關注女性在職場上的健康權。
然而,黃閔照理事長也提醒,疫情恐導致台灣努力多年的女性平權成績受到重大影響,2020年台灣勞動部推出無性別傾向的防疫照顧假,調查顯示職場上實際申請防疫照顧假的男女比呈現大幅失衡(男7.5%:女92.5%),女性承受家庭照顧上的壓力,事業家庭兩頭燒,更造成晚婚晚育及嚴重少子化現象,台灣人口連續兩年負成長,2021年的全年出生人數僅15萬3千多人,生育率創史上新低 。

歐嘉隆在台挹注女性醫療保健解決方案 將深耕台灣賦權女性 

歐嘉隆台灣總經理Jeremy Sowers表示,台灣有優秀的政策制度關懷女性疾病的預防及治療, 更有豐富的生殖醫療資源,歐嘉隆是一家全球醫療保健公司,致力於全球範圍來改善女性一生的健康,而持續在台推動女性賦權,提升女性健康需求之關注及追求女性在生活、職場上的平等,也是歐嘉隆的首要目標,也呼籲各界單位、夥伴,在國際婦女節這天,一同採取行動消弭性別不平等、提升女性健康權益。

疫情削弱女性權益 婦女節全體帶薪休假 歐嘉隆關注女性健康
▲歐嘉隆台灣總經理Jeremy Sowers表示,提升女性健康需求與關注是歐嘉隆的首要目標,也呼籲各界在國際婦女節這天,一同取行動提升女性健康權益。

TW-NON-110036 Mar/ 2022

【延伸閱讀】

2成45至49歲婦女已更年期! 腰粗當心慢性病上身

停經前婦女乳癌復發、轉移 精準治療助力重拾彩色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0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你知道煮飯時的油煙有多傷皮膚嗎?   做飯、洗衣、打掃衛生,這些都是多數主婦的每日必修課,不知你可曾想到,這些與你休戚相關的​​生活竟是肌膚的殘酷“殺手鐧”,雖然點滴侵蝕不容忽視,但也不必絕望!現在就為你打造四個護膚方案,助你輕鬆應對家務帶來的肌膚問...

閱讀詳情 »

  適合全家大小的各種煲湯,各種功效,各種好喝! 無花果瘦肉湯:健胃理腸益氣養血 無花果瘦肉湯的做法 1、把瘦肉洗乾淨,切粗丁,把無花果和南北杏洗乾淨,枸杞洗乾淨,姜切片備用。 2、在鍋裡放水燒開,放入瘦肉焯至變色,撈出洗乾淨浮沫。 3、把瘦肉、無花果、蜜棗和南北杏仁放入鍋裡,加入適量清水...

閱讀詳情 »

你血管健康嗎?握拳5秒就能測出答案!不信就來試試! PIC 1 2 3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曹豐解釋,這是因為緊握拳會壓迫到手掌的血管,這樣的擠壓動作會阻斷血液系統流通,因此手掌會變成白色(缺血)。當鬆開後,變白的手掌和指尖能很快恢復顏色,說明心臟和血壓較正常。測試方法如下: &nbs...

閱讀詳情 »

與動脈同壽”,這是19世紀法國名醫卡薩尼斯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說,人的動脈在不斷硬化阻塞,最後當重要臟器(心、腦)梗塞壞死之日,也就到了人的壽終正寢之時。故有人形像地把血管比作“生命的蠟燭”。怎樣才能保持血管的年輕呢?美國心血管專家最近指出,雖然血管隨著年齡的增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