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宅家恐「坐」出危機! 台灣中壯年3成有代謝症候群、5成腰過粗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期間宅在家,長時間久坐不動,有一個族群最得當心「坐」出危機!國健署今(19)日發表調查結果示警,台灣中壯年人口每10人就有3.6人有代謝症候群,且高達近5成「腰」過粗,如果防疫期間又輕忽生活習慣,最壞下場就是慢性疾病一口氣通通找上門。

根據202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國人十大死因過半是慢性疾病,特別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的共同危險因子都與代謝症候群有關。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代謝症候群包括5項危險因子:腰圍過粗、血壓、飯前血糖偏高、血脂異常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其中腰圍是判定代謝症候群最簡易的指標,也是民眾最容易超標的項目,成年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即代表腰圍過粗,表示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及血糖升高,因此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中壯年是身體易開始出現一些健康警訊的時期,國健署進一步分析2018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發現,每10人就有3.6人有代謝症候群,另近5成中壯年腰圍過粗,其中腰圍過粗又過重或肥胖者就占3成9,過重或肥胖又是高血壓前期占3成6,若未控制,這一群人將來有高風險成為慢性病患者。

吳建遠提醒,尤其疫情期間,民眾大多數選擇宅在家,長時間久坐不動,如果飲食攝取上又偏向高油、高糖、高鹽,累積的不良的生活習慣,便容易產生血壓、腰圍及體重等生理數值超標的健康問題,導致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提高,慢性疾病找上門。

國健署強調,若要遠離代謝症候群,得從自我健康管理做起,尤其是三高、腰圍過粗、體重過重的族群,平時沒有明顯的身體不適症狀,很容易被輕忽,更須注意自我健康管理,可以透過4招遠離代謝症候群:

1、晨起10分鐘量血壓、腰圍及體重:每天利用早晨起床後的10分鐘進行量測血壓、腰圍及體重以即時掌握個人健康狀況,並及早追蹤管理及治療,降低代謝症候群的威脅。

2、健康飲食:透過我的餐盤適量攝取六大類食物,自炊及外食均應掌握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的原則,以達各項營養素需求。

3、少坐多動30分:減少久坐,養成每周至少運動5次,每次達30分鐘的習慣。

4、拒絕菸酒不熬夜:落實不抽菸、少喝酒、維持正常作息等良好生活型態,以遠離代謝症候群。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電大樓染疫孕婦非「突破性感染」 迄今9例突破性感染全打AZ疫苗

【有影】12歲到17歲青少年可打「莫德納」了! 陳時中證實已審查完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翻拍微信下同 她從小體型就偏胖,最胖的時候體重有107公斤 妹紙表示因為她家的家境不是很好,所以經常吃一些便宜、熱量高、不健康的東西,於是不知不覺就成了一個女胖子 小時候她也沒在意,胖就胖唄... 反正嘴上吃的爽就可以... 然而,上了學之後,她後悔了.....   因為身材胖,她在學校...

閱讀詳情 »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 一隻一隻的雞爪,啃起來美味又好吃,裡面豐富的膠原蛋白不只可以養顏美容,日本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雞爪中所含的四種蛋白質,萃取出來的膠原蛋白,還有助於高血壓。不過營養師表示,想要靠吃雞爪來取代正規治療,行不通! 雖然膠原蛋白雖然可以改善膚質、關節炎,但要控制高血壓,還...

閱讀詳情 »

       社團法人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一個源自於高雄長庚醫院社服課社工師,與神經內科醫師共同舉辦的病友團體。「聰動」這個名字的由來是:「聰」寄望失智症病友能聰明,「動」期待帕金森氏症病友能動,也期待社會大眾與協會一起「用您的聰明,成就我們的行動。」 &n...

閱讀詳情 »

沒想到只是殺蛇而已,孫子竟慘遭蛇靈報復,變成了「植物人」!!最後竟...! 眾生既迷失本性,而認物為己,於是追逐物境,迷著不捨,造業受報,輪迴不息!經云:「心生則種種法生,法生則種種心生。」種子起現行,現行復熏種子,由因成果,果復感因,因因果果,果果因因,週而復始,循環不已。眾生從無生死中,枉受生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