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恐讓思覺失調症惡化 家人支持與規律用藥不能停

疫情恐讓思覺失調症惡化 家人支持與規律用藥不能停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近來的社會事件再次讓思覺失調症受到矚目,醫師擔憂疫情成為病友不願就醫的藉口,而大眾對於病友的不理解更可能加重病友焦慮與拒絕承認的情況。病友協會這陣子也觀察到許多病友因為疫情關係放無薪假,少了規律的上下班作息,白天活動量降低,思考能力、體力也會跟著下降,造成許多病友晚上失眠,腦部無法獲得充分休息,提高妄想、幻聽等症狀復發機率。


診間1名20多歲的患者小明(化名),受到疫情影響暫時不用上班,但家人無意間的碎念,讓他感到煩躁、焦慮,開始出現漏藥、睡眠品質不佳等狀況,加重幻聽症狀。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兼基隆分院院長葉啟斌表示,疫情對病友來說影響最大的是原本的生活步調被打亂。應提醒病友如果中斷用藥或不穩定接受治療,復發率是穩定治療者的5倍,更可能導致腦部不可逆的損傷惡化。醫師建議小明可考慮將每日口服藥物調整為長效針劑,協助穩定症狀,也減輕家人盯藥的壓力,鼓勵家屬在長時間的居家互動過程中,多以傾聽為主,減少直接性批評。


葉啟斌說明,治療思覺失調症的方式除了每日的口服藥之外,也有多種施打頻率的長效針劑,幫助維持體內藥物濃度,由於每日用藥需要病人有穩定的病識感,但藥物濃度需要每日補充,如果漏藥就會增加復發機率與疾病惡化的風險。相較之下長效針劑透過緩慢的釋放維持藥效,拉長對於病情的保護。


葉啟斌強調,只要能夠穩定用藥,不管是口服藥或長效針劑都是很好的選擇,副作用已不像過去的第1代藥物一樣難以忍受,鼓勵病友多跟醫師討論。受這段期間的議題影響,思覺失調病友更需要被鼓勵,也期盼社會給予友善支持。


台北市心生活協會總幹事金林表示,家屬可從旁協助建立居家規律生活,討論生活的重心與目標,增加穩定治療的動機,並且鼓勵病友以線上互動維持社交能力。台北市心生活協會提供專線:02-2739-8516,傾聽同理病友、照護者的處境,並視情況連結心理師或其他專業資源。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罹癌發生率增加所幸死亡率下降
▸大腸癌連續12年居國人癌症首位 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女性漏尿有苦難言 婦科醫師教妳擺脫「溼」控人生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COVID-19(武漢肺炎)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為60多歲女性(案394)及20多歲女性(案395),均自美國返國。指揮中心指出,案394於1月22日至美國探親,3月30日返國,由於同班機旅客已有11人確診,因此由居家檢疫對象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襲捲全球,確定個案已經破200萬,臨床顯示,老年人和糖尿病、慢性肝病、腎功能不全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為新冠肺炎重症高風險族群,醫師提醒,這群人務必格外注意規律用藥,並減少感染風險。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表示,《美國醫學會雜誌》(JAM...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眼球結膜下出血雖然肉眼可見,看來怵目驚心,但其實是小問題眼球內出血則可能已嚴重出血,外觀仍正常無異,患者本身也沒有疼痛感,卻會影響眼睛視力。隨著老化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盛行,也增加中老年人發生眼出血的機率。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吳仁斌表示,若非外力撞擊或外傷引起的眼出血,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