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恐讓思覺失調症惡化 家人支持與規律用藥不能停

疫情恐讓思覺失調症惡化 家人支持與規律用藥不能停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近來的社會事件再次讓思覺失調症受到矚目,醫師擔憂疫情成為病友不願就醫的藉口,而大眾對於病友的不理解更可能加重病友焦慮與拒絕承認的情況。病友協會這陣子也觀察到許多病友因為疫情關係放無薪假,少了規律的上下班作息,白天活動量降低,思考能力、體力也會跟著下降,造成許多病友晚上失眠,腦部無法獲得充分休息,提高妄想、幻聽等症狀復發機率。


診間1名20多歲的患者小明(化名),受到疫情影響暫時不用上班,但家人無意間的碎念,讓他感到煩躁、焦慮,開始出現漏藥、睡眠品質不佳等狀況,加重幻聽症狀。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兼基隆分院院長葉啟斌表示,疫情對病友來說影響最大的是原本的生活步調被打亂。應提醒病友如果中斷用藥或不穩定接受治療,復發率是穩定治療者的5倍,更可能導致腦部不可逆的損傷惡化。醫師建議小明可考慮將每日口服藥物調整為長效針劑,協助穩定症狀,也減輕家人盯藥的壓力,鼓勵家屬在長時間的居家互動過程中,多以傾聽為主,減少直接性批評。


葉啟斌說明,治療思覺失調症的方式除了每日的口服藥之外,也有多種施打頻率的長效針劑,幫助維持體內藥物濃度,由於每日用藥需要病人有穩定的病識感,但藥物濃度需要每日補充,如果漏藥就會增加復發機率與疾病惡化的風險。相較之下長效針劑透過緩慢的釋放維持藥效,拉長對於病情的保護。


葉啟斌強調,只要能夠穩定用藥,不管是口服藥或長效針劑都是很好的選擇,副作用已不像過去的第1代藥物一樣難以忍受,鼓勵病友多跟醫師討論。受這段期間的議題影響,思覺失調病友更需要被鼓勵,也期盼社會給予友善支持。


台北市心生活協會總幹事金林表示,家屬可從旁協助建立居家規律生活,討論生活的重心與目標,增加穩定治療的動機,並且鼓勵病友以線上互動維持社交能力。台北市心生活協會提供專線:02-2739-8516,傾聽同理病友、照護者的處境,並視情況連結心理師或其他專業資源。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罹癌發生率增加所幸死亡率下降
▸大腸癌連續12年居國人癌症首位 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女性漏尿有苦難言 婦科醫師教妳擺脫「溼」控人生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產後如何有效瘦身? 鬆垮的肚皮回得去嗎? 妊娠紋會消嗎? 種種問題都是準媽咪十分擔心且關切的議題。據老字號醫美診所觀察,比起七、八年前,當年代的媽媽們較不在意因產後所留下的「痕跡」,相較於現今女人對於美、時尚的態度,以及展現自我已不再是年輕人的權利,不只門診預約負壓吸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有位59歲的張女士,三年前開始出現容易疲倦的狀況,偶爾伴隨無痛性血尿,加上其工作因素而時常憋尿,起初以為是單純泌尿道感染,並未接受進ㄧ步檢查與治療,等到確診為第四期尿路上皮癌中的腎盂癌,加上癌細胞已經轉移到淋巴,不只腎臟被侵襲,癌細胞也遠處擴散至脖子淋巴腺,考量腎功能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52歲陳姓婦人因長期背痛且伴隨腸胃不適,求醫三年病情仍不見好轉,最後駝背影響行走能力,到大林慈濟醫院求助神經外科,經副院長陳金城檢查,發現她曾接受脊椎骨折手術,原本植入的多根骨釘有些斷裂、有些鬆脫,經開刀移除骨釘後,植入脊椎骨折復位系統,併低溫骨水泥灌注,順利解除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每個月「好朋友」來報到時,有不少女性都會痛到臉色發白、全身冒汗,甚至連下床都有困難的經驗,進而影響日常生活;ㄧ提到生理期,對部分的人而言簡直是ㄧ個月中最大的夢魘。而為什麼有些人在生理期來時,原本並無特別感受,但隨著年紀增加痛感卻更為明顯?經痛分「原發性經痛」與「繼發性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