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傷口老是難癒? 當心可能是血管慢性阻塞

傷口老是難癒? 當心可能是血管慢性阻塞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4歲張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冠狀動脈阻塞進行過心導管支架置放,還有慢性腎臟病、感染等多重疾病,去年8月因下肢痠痛不適,敷用不明草藥治療,不慎引起下肢感染之問題,另至他處治療一個月,下肢仍持續發黑未獲改善,後續進行了右腳中趾截肢後,傷口一直癒合不佳。偶然看到奇美醫學中心傷口照護中心成立的消息,故於去年9月轉至奇美醫學中心傷口照護特別門診求診。

血管阻塞 是造成慢性傷口的原因之一

奇美醫學中心傷口照護中心主任林祐丞表示,傷口復原就如同房屋修繕,若把修繕房屋所需要的水泥譬喻為「傷口復原時所需的血液養分」,而水泥要是沒經由混凝土車運送到建築工地,再怎麼厲害的建築工人也無法將房子修繕牢固;同理,若是血液沒有經血管運送足夠的養份到傷口組織,即使再好的傷口照顧團隊也難以復原傷口。

血液灌流壓力及分佈 決定慢性傷口恢復速度

許多慢性傷口的病人,常併有年紀大、三高控制不良、各式感染、腎功能不良等多領域和多專科的問題。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柏森說,由於血液的灌流壓力及分佈的正確評估,是決定慢性傷口治療方向的重要關鍵。為了能正確評估血液灌流壓力,奇美醫學中心亦引進能夠數據化測定灌流壓力的「皮膚灌流壓力儀」(Skin perfusion pressure),使醫師能夠透過非侵入式的檢查,來精確評估血管阻塞造成的灌流阻滯情形,以決定採行血管腔內治療或外科手術治療。

周邊動脈血管疾病近5成無症狀 75 歲以上盛行率高

此外,周邊動脈血管疾病有將近40%至50%的病人是沒有臨床症狀的,一旦症狀出現,則明顯影響生活品質。隨著病人年齡增長,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盛行率也隨之升高,60歲以下的成人中周邊動脈疾病盛行率僅3%,然而75歲以上的成人卻高達20%,而經由各次專科的整合,以不同專業出發來給病人面面俱到的醫療服務,這是難得的完備多專科醫師的傷口照護團隊。

【延伸閱讀】

晚生、不明原因不孕怎辦? 醫:人工受孕失敗多次,考慮試管嬰兒

騎車通勤抗「疫」 戴口罩卻眼前霧茫茫

不被FM侷限!藍牙新式助聽器 聽損兒學習之路選擇更多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3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華航諾富特飯店新冠群聚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經對外表示,外籍機師帶入病毒機會比較高,環境採檢目前未發現陽性檢體,今(30)日針對客房內再採驗,確認環境病毒狀況,馬上也會針對全台防疫旅館檢查,確認是否有防疫措施未完全落實,將會給予1次立即修正機會。 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3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4例新冠境外移入病例,自哈薩克(案1123)、埃及(案1124)、菲律賓(案1125)、印度(案1126)入境,共匡列36名接觸者,當中15人列居家隔離。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案1123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今(202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30)日一口氣增加3名新冠本土病例,都是華航諾富特旅館員工,案1127是餐飲部員工,案1128與案1129是房務部員工,3人目前感染源不明,接觸者初步匡列共18人,全數列為居家隔離對象,當中案1127與案1128都有桃園市中壢區公共場所活動史,若相似足跡5月12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9歲林女士,是位企業主管,家屬有癌症病史(媽媽乳癌、阿姨肺癌),10年前就醫被診斷為「乳癌」,並接受手術治療,術後定期追蹤檢查時,發現肺部「左下葉肺腺癌」,腫瘤大小1.5公分,接受胸腔內視鏡手術切除肺葉,回診追蹤時發現「右上肺葉毛玻璃狀」病變,接受胸腔鏡肺楔形切除手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