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期間孕婦要注意什麼? 國健署列「孕期守則」

疫情期間孕婦要注意什麼? 國健署列「孕期守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孕媽咪年齡升高,懷孕早產風險也隨之提升。而正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期間,孕媽咪對於是否到醫院進行產檢充滿擔心及焦慮,國民健康署呼籲,孕婦定期產前檢查,可追蹤胎兒發育及母體生理變化,發現任何異常,就能及早治療。

注重葉酸和鐵攝取 照顧母嬰健康

國民健康署表示,葉酸與胎兒神經系統發育有關,建議每日應攝取3-4份深綠葉蔬菜、豆類及切塊水果約2-3碗,以達到每日葉酸建議攝取量;鐵是製造母體及胎兒血紅素的重要元素,建議食用鐵質豐富的食物,如紅肉、深綠色蔬菜(如莧菜、甜碗豆、紅鳳菜等)及豆類,可於用餐中或餐後一起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當季水果,可促進鐵吸收。

孕期注重體重管理 避免危害物質

懷孕期間,孕婦體重應依懷孕前體重做適量調整,以增加10~14公斤為宜。若懷孕期間低於建議體重,會增加胎兒成長發育不良、早產風險;高於建議體重,會有胎兒過大,增加生產風險。如果增重異常者,或有特殊情況者如懷多胞胎,建議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此外,菸(含二手菸)、咖啡因、酒都會對準媽媽及胎兒造成危害,包含影響胎兒智力發展及發育,或造成早產或流產的風險。

瞭解產兆來臨 降低早產風險

如出現產兆,或是子宮規則性收縮、腹部悶痛、腹痛、下墜感或便意感、胎動較平常明顯減少等早產徵兆,應儘速就醫,以降低早產風險。若出現輕鬆感(食慾較好,呼吸較順暢)、落紅、陣痛或腰痠(不規則疼痛轉變為規則陣痛,且無論按摩或走動都無法減輕)、破水(由陰道流出多量液體)等生產徵兆,應儘速至醫院待產。

【延伸閱讀】

荷爾蒙治療可取代化療? 需視個別情況而定

晚期肝癌新希望!新一代肝癌二線標靶藥物 延長患者存活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4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曾演過多部《驚聲尖笑》系列電影的查理辛(Charlie Sheen),17日坦言,自己是愛滋病毒帶原者(HIV positive)引發軒然大波。近日,有項新研究發現,治療酗酒的藥物可能有助於治療人類免疫不全病毒。澳洲墨爾本大學新研究結果顯示,用於治療酒精中毒的「戒酒發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台灣平均每年約有五百人因農藥中毒自殺而死,其中最常導致死亡的農藥為除草劑巴拉刈,估計每年造成一百六十人死亡。臺大公衛學院與韓國學者研究指出,台灣如能早日禁用巴拉刈,有助於降低自殺率。 劇毒農藥卻易取得 韓國已禁用 巴拉刈為常用除草劑,毒性很高,即使少量飲用也可能導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郭阿姨是典型的菜籃族,上個月在衛生所多次邀約後接受乳房攝影檢查。一個月後報告書寄來,說有異常要請她再到醫院複診!讓她十分擔心、接連幾週都睡不好。後來終於鼓起勇氣,在家人陪同下到乳房外科就診。 醫師在診間查詢得知她做乳房攝影的結果是屬於 AC...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黃小姐是一位全職的新手媽媽,育有一名四個月大的女兒。一個人在家坐月子時,因壓力過大導致母乳分泌不足,產後約兩個月後慢慢就退奶,同時,在育兒觀念方面,常與長輩意見相左。後來竟出現頭痛、失眠、腸胃不適、拉肚子、自責與氣憤的情緒,讓新手媽媽三不五時就想大哭,後來連睡不好時也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