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燒出身心焦慮 精神專家告訴你調解之道

疫情燒出身心焦慮 精神專家告訴你調解之道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面對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確診及死亡人數持續上升,不僅造成生理威脅,在24小時社群媒體不斷報導加上真假訊息的亂竄,也使得人心慌慌,為了幫助民眾、臨床工作者、以及學術研究人員做好身心調適,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教授透過國際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發表論文,可望能舒緩各界的新冠肺炎壓力症候群。

提升免疫力 個人防疫重要基礎

擔任該期刊副主編的蘇冠賓副院長,有鑒於韓國爆發嚴重的精神病房院內感染,讓全世界掀起對於封閉性精神病房的防疫重視及病患感染後隔離的照護,特別邀請韓國的精神醫學教授,分享在照顧病患的經驗,並於論文中分享台灣在面對新冠肺炎的身心調適上之防疫心得,除了提及戴口罩、勤洗手等基本防護,也提到個人的免疫力提升也是防疫最重要的基礎。

養成正常生活型態 有效提高病毒抵抗力 

多數研究都指出,正常的生活型態和心理調適會影響免疫反應,尤其對於病毒抵抗力最強的人,都擁有包括固定的運動休閒習慣、正常的作息、充分的睡眠、均衡的營養以及良好而人際關係和社交活動等共同特徵;蘇冠賓指出,疫情致死並沒有想像中可怕,反倒過多的都是對於無知的恐懼,因此唯有調適不良的情緒,才能有效遠離情緒危機。

刻意練習積極思考 遠離新冠肺炎壓力症候群

因此除了減少過多的訊息,以減輕心理負擔,且每天接收相關肺炎訊息不超過半小時,並為自己設定讓生活有趣又有益的計畫和目標;蘇冠賓強調,民眾不妨可從放鬆自己緊繃思緒開始,並讓自己刻意練習積極而正確的思考,別忘了戴口罩是為了阻隔病毒,而非阻隔人與人的友善和信任,努力增強身體和心理更好的免疫力,等待疫情過去,也能擁有更好的衛生素質和更健康的生活習慣。

【延伸閱讀】

對付嚴重型氣喘教戰守則 陳怡行醫師解答不可不知

控制近視點散瞳劑會傷眼嗎? 醫師一次解答錯誤迷思

七旬老翁無「齒」「礙」生活 植牙治療重拾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你擔心孩子吃得不夠營養嗎?尤其4至6歲的幼兒正處於活動量增加的狀態,常常因為貪玩不熱衷進食,加上免疫系統尚未健全,若不小心把玩具塞入口,就很容易感染疾病;營養師黃瑞培指出,幼兒時期的飲食衛生和營養,對於未來成長相當重要,因此應從小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幼兒每天兩杯牛奶...

閱讀詳情 »

適當的吃些肉食有助於補充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但是吃的時候就要注意了,有些肉食的一些部位是不能吃的,含有很強的毒性,你一定要清楚! 1、雞頭不能吃 經常會聽說十年雞頭勝砒霜,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雞越老,在啄食中就有可能吃進更多的有害重金屬物,從而使雞頭毒性更大。 2、魚黑衣不能吃 魚肚子兩邊部位有一...

閱讀詳情 »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下同) 活了106歲,跨越了三個世紀,還因為乳腺癌做了兩次手術。 這個女人叫宋美齡! 雖然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很高,但如此長壽的還是非常少見,這主要歸功於宋美齡的養生之道。 最愛吃這4種食物 西芹:每日早餐最常吃 宋美齡平日最常吃的早餐:西芹配低脂色拉醬,加上兩片抹上奶油的麵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