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肆虐掀失業潮 「失眠、焦慮」身心症患者求診暴增3成

▲(照/楊聰財醫師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衝擊全球經濟體系,不少人開始放起無薪假、甚至失業,國內精神科門診就觀察到,許多人面臨人生及環境的重大轉變,措手不及,並承受龐大身心壓力,開始產生無力感、絕望感及孤立感,並合併失眠、恐慌、焦慮等身心症狀,類似「失志症候群」患者求診暴增3成。

一名48歲的資深國際導遊,去年剛買了人生中第一間房子,雖背房貸,但旅遊產業蓬勃,收入相當不錯,生活過得算美滿穩定,沒想到今年突然爆發疫情,全球陸續鎖國,旅遊業受重創,公司最終不堪負荷結束,頓失經濟收入的他只好臨時轉行從事基層保全。

當了保全後,男子開始時常情緒低落、想法負面,覺得人生沒有目標,每日輾轉難眠無法入睡,脾氣也變得容易不耐煩,常為小事與太太激烈口角,在家人警覺下,趕緊求助身心診所治療。

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近期類似這樣的求診患者激增3成,問診後可發現,患者大多具備自我要求高、把工作當生活重心及目標導向者,平時努力工作獲得成就感,加上生活主要都在工作,發生疫情後,突然沒了工作及收入,失去了生活目標,因此出現「失志症候群」症狀,家人及朋友千萬不要輕忽。

針對「失志症侯群」患者,楊聰財指出,治療上採用藥物與非藥物合併治療。以藥物改善憂鬱、失眠及焦慮等生理症狀,協助找回生活節奏,有體力維持社會功能;後續再經由心理會談治療,穩定情緒及建立正向認知,教導正確紓壓技巧,以恢復睡眠、營養及運動等「三好」功能。

楊聰財提醒,疫情嚴重,目前仍看不到終點,民眾除了平時做好自我防護工作外,若察覺自己或家人出現身心不適症狀時,應儘早就醫檢查,避免造成更嚴重的身心災害。

【失志症候群自我評量表】
(1)每天不容易入睡、失眠
(2)我覺得既難過又悲慘
(3)我對生活感到洩氣
(4)我覺得焦慮煩躁
(5)我覺得無望無助
(6)我對很多事情感到生氣
(7)我喪失生活中的角色跟目標

若出現上述5項(或更多)者,可能有失志症候群症狀,應提高警覺,如有需要,應由專業精神科醫師協助評估診斷及治療。

照片來源:楊聰財醫師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一卡在手」口罩預購繳費一次搞定! 超商買口罩流程一步一步教你

大數據揭密!網路搜尋「洗手」關鍵字 竟精準預測21國疫情爆發速度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眼壓飆高怎麼辦?   由於電腦的普及,很多人一天到晚盯著電腦,過度用眼的後遺症,造成眼壓升高、近視、老花等眼睛毛病。尤其是青光眼被稱為「視力的無形殺手」,許多人在打完電腦後,覺得眼睛脹脹的,就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青光眼,並害怕會失明。其實眼壓高,並不是診斷青光眼的唯一標準,但是眼壓上升卻會傷...

閱讀詳情 »

你有沒有感覺到嗜睡、精神萎靡、昏昏欲睡,這是中風的較近先兆,多出現於缺血性腦出血之夕。頭痛由不定時變為持續性,部位亦由不定變為固定。有的比較劇烈,甚至噁心、眩暈。頻發肢麻、行走跌跘。上述先兆可發生於中風前數小時至數日。建議有大風時,不要運動,因風氣通於肝。經絡拳建議平日喝「黑木耳紅棗湯」:取黑木耳...

閱讀詳情 »

你的人生有遺憾的事嗎?澳洲護士Bronnie Ware韋爾,專門在安寧病房照顧不久於人世的臨終病人,她將自己對病人的觀察,整理病人臨終對生命的回顧,記錄在部落格,受到矚目,並集結出書,名為《垂死者的5大人生憾事》。第一憾事莫過於「自己未勇於追求夢想。」許多病人在生命盡頭往回看時,被問到一生最遺憾的...

閱讀詳情 »

血液在人體血管內流動,就像是河水,流速越快,沉澱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澱越多。血黏度增高勢必導致血液流速減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膽固醇、纖維蛋白等物質便會在血管壁上沉澱下來,久而久之,沉澱物越積越多,若再合併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就會導致腦血栓形成。研究證實,人的血液黏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變化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