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衝擊口腔癌篩檢人數大掉4成 嗜菸檳者死亡風險恐增3成5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國健署統計,國內每年透過篩檢可以發現約1300多名的口腔癌患者,不過,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衝擊民眾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意願,與去年同期相比,口腔黏膜檢查受檢率一口氣大降約4成;但國健署警告,研究結果顯示,有抽菸、嚼檳榔習慣者,若不做口腔黏膜檢查,死亡風險恐增加3成5。

口腔癌是台灣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排行榜上皆居第4位。而每年透過篩檢可發現3600名癌前病變個案與約1300多名口腔癌。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政府目前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民眾,每2年1次的口腔黏膜檢查,是及早發現異常的關鍵,而研究結果顯示,如果菸檳者不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不但死亡風險增加3成5,罹患晚期癌症(第3至4期)風險亦會增加2成6。

3分鐘就可以揪出癌前病變!林莉茹提醒,口腔黏膜檢查是由醫師目視及觸診口腔黏膜,診斷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病兆,檢查過程只要3分鐘,有菸檳習慣的民眾只需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的牙科、耳鼻喉科等醫療院所,就可接受檢查。

只要早期發現,國健署分析資料發現,經口腔黏膜檢查發現7成6為癌前病變及早期(第0到1期)癌症,而兩者只要及時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5。

國健署強調,只要發現有口腔黏膜潰瘍且傷口超過2周仍未癒合,或口腔內部或周圍出現腫脹、硬塊、白色脫屑斑塊,建議至牙科或耳鼻喉科就醫,必要時應接受切片檢查,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口腔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北市抽驗1件不合格 「美耐皿」碰不得熱食酸食、微波你知道嗎?

新世代菸害?台灣青少年「加熱菸」飆出高使用率 比美國高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翻攝360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真有人沒把牙疼當回事,結果去世了…… 這是發生在4月1日凌晨的事情,逝者今年50歲,平時身體強壯,從未聽說身體有什麼毛病。家人回憶,近幾天他念叨牙疼,也沒當回事,以為只是上火了……沒想到...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很多女性尤其是年紀稍微大點的女性都會面臨一個嚴重的「面子」問題——掉頭髮。許多人就會問了:女人老掉頭髮是什麼原因,有什麼辦法可以治好嗎?需提醒大家的是,女人掉頭髮不止是影響個人形象,還和個人健康緊密聯繫。 圖片來源 女性掉頭髮是什麼原因暗示5種疾病 1.飲食紊亂症...

閱讀詳情 »

引發口臭原因1、不注意口腔衛生:不刷牙、不漱口、或刷牙馬馬虎虎的人。口內食物殘渣長期積存,在細菌的作用下發酵腐敗分解,產生吲哚硫氫基及胺類等物質,發出一種腐爛的惡臭。2、有些戴假牙的人不注意假牙的清潔,口腔內也會有氣味,這是最常見的口臭原因。   3、口腔疾病:齲壞的牙齒中的腐物,牙周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