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病毒傳播不分國界! 無國界醫生從社區展開全球行動

病毒傳播不分國界! 無國界醫生從社區展開全球行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大流行,截至目前已突破300萬個確診病例 ,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呼籲,對抗疫情是與病毒競速賽跑,唯有防止社區感染和建立心理支持,才能贏得最終勝利。伴隨疫情升溫,無國界醫生也擴大支援規模,與此同時,在全球許多醫療系統備受挑戰的地區,組織需維持原有為弱勢人群提供的醫療服務不受中斷,因此盼望社會各界發揮人道精神,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緊急應對募款專案」。 

新冠肺炎決勝點在社區 弱勢群體面臨更大危險

無國界醫生指出,在新冠肺炎肆虐初始,組織隨即展開應對工作,其中移民、難民與流離失所者等弱勢群體,因所處環境過於擁擠,居住條件惡劣,面臨更高的感染風險,成為無國界醫生首要的關注對象。

當流行病更常在嚴峻的緊急情況中出現,例如在近100萬流離失所者聚集的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Idlib)省,從今年年初開始,人們就面臨著80多間醫院因戰爭破壞不再運作的現實。新冠肺炎傳播到該國,使原本已經災難性的局面更加複雜,無國界醫生繼續在當地發展行動診所,分發生活所需物資,也調整工作常規以實施社交距離,保護病人和醫護人員。

擴大應對新冠肺炎 支援醫院和增強醫護安全

這場疫情已使得許多醫療系統先進的國家受到嚴重衝擊,在疫情不見趨緩的當前,無國界醫生不僅擴大應對新冠肺炎的工作規模,鎖定受衝擊最嚴重的國家啟動新的醫療專案,更密切與各地衛生部門協調,以了解能如何支援感染預防和治療工作。同時,無國界醫生也全力張羅醫療物資,以保護前線救援人員和患者的安全為首要考量,在前所未有的威脅中做好準備。

學習適度減壓和對抗焦慮 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他人

疫情爆發以來,許多民眾因持續接收相關新聞,感到壓力大、煩躁不安或難以入睡。無國界醫生一直將心理健康列入救援工作的一部分,在疫情未見明朗的此刻,無國界醫生的心理健康專家呼籲,防疫的同時也要保持心理的穩定,尋求適當排解情緒的方法,不須過度恐慌,唯有好好照顧自己,我們才有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延伸閱讀】

血糖控制好,新冠肺炎不驚慌 醫師建議糖友這樣做

長輩聽不見不敢帶孫 醫籲別忽略聽損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0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近幾年健康意識抬頭,越來越多國人開始注重運動養身,運動除了維持健康體態,國民健康署也指出能減少慢性疾病風險和維持心理健康(連結),無論是健身或跑步,運動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除了運動以外,正確的飲食能夠讓運動效果加倍,運動時身體獲得足夠的能量、延長運動時的耐力、減少運動後的疲勞感、促進肌...

閱讀詳情 »

價格親民的滷味攤可以說是外食族的好朋友之一,除了方便又快速之外,也有琳瑯滿目的食材,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來選擇。身為外食族的你,想要在滷味攤聰明地挑選需要一些小技巧,因此國健署幫你設計了符合「我的餐盤均衡飲食」的菜單,讓你在滷味攤也能夾到健康又均衡的一餐! 每天早晚一杯奶:每天早上和晚上要各喝一杯牛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隱形眼鏡長時間配戴、清潔不當、日拋當週拋或戴著戲水,往往會造成眼睛受傷、視力受損,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呼籲要記得要摘下隱形眼鏡清洗保養,注意配戴時機,並避免因配戴時間過長影響視力健康。隱形眼鏡無論是日拋或長戴型,均為矯正視力用,睡前請記得取下,讓眼睛休息,配戴每日拋棄式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5歲王小姐,除了平時容易口乾舌燥,月經來臨前也容易長痘痘,因此每次月經結束後,王小姐就會買四物飲來調理身體,但常常飲用完卻出現腹瀉症狀;衛福部樂生療養院中醫科醫師陳耑至表示,經舌診和脈象發現,王小姐屬於氣陰兩虛體質,且兼有熱象,因此透過將月經結束後的四物飲中藥處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