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瘦子為什麼瘦?10個習慣讓你"自來瘦!

瘦子為什麼瘦 10個習慣讓你

1.瘦人吃到滿意

瘦人進食到六七成飽時就會停止進食,不會錯誤地把飽脹感混同於滿足感,可以向瘦人學習,進食到一半時放下筷子,為自己的吃飽感覺分級排列;待吃到還剩幾口的時候再為自己排列一次。其目的就是增強進食過程中的滿意與否的感知度(這一過程還可減慢進食的速度,從而完成飽脹感的確立)。

2.瘦人留意食物的份量

瘦人留心食物的分量,總是留心他們要吃什麼以防變胖。因此不會習慣性吃掉眼前的所有食品,全然不顧是否真正需要這些食物。

3.瘦人從不把就餐當“救火”

與肥胖作戰的大多數人有一種傾向,把飢餓當成一種需要緊急“救火”的狀態,但如果人們懼怕飢餓,就有可能經常過量進食以防止飢餓的發生。瘦人所以能夠忍受飢餓的痛楚,是因為他們不時感覺到飢餓的緣故。挑選一個繁忙的日子,嘗試有意識地把午餐時間向後推移1或2個小時,或者取消一次下午茶,下次再有類似情況發生,你也不會徑直奔向電冰箱了。

瘦子為什麼瘦 10個習慣讓你

4.瘦人不因情緒而進食

瘦人並不拒絕情緒化進食,但他們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這樣做,什麼時候立即停止。飢餓、憤怒、孤獨或疲憊,這是導致情緒化進食的最常見的四種刺激因素。如果確實是單純的飢餓,應選擇一份營養均衡的小吃,如吃一把堅果度過飢餓感後堅持到下一次的正餐時間。若是遇到憤怒、孤獨或疲憊時,找尋另一種無熱量攝入的方法來滿足情緒上的需要。用跑步、蹦跳等運動的方式走出陰鬱的心境,加速心跳的活動方式有助於驅散憤怒的情緒。如果感覺很疲倦,順其自然去睡覺吧。

5.瘦人吃更多的水果

一般來說,苗條的人與超重、肥胖的人相比,每天吃的水果更多,攝入的食物纖維也更多,但脂肪卻更少。學會檢查自己的飲食,尋找多種途徑在正餐中增加多種水果(不是果汁),嘗試把一碗水果放在廚房餐桌上或書桌上,便於提醒你先吃水果。

6.瘦人限制自己的選擇

太多的口味和食品種類可誘使人們攝入食物過量,因此瘦人限制自己的選擇。營養學家發現,食物的選擇越多,我們會傾向於吃得更多,即“感官滿足”使我們對還未試過的東西依然感到餓,於是產生過飽。瘦人通常有他們自己的飲食慣例,他們的大部分食品都是精心挑選的。雖然也會出現少數不常見飲食,但他們飲食的主要部分卻都是在計劃之中的。

瘦子為什麼瘦 10個習慣讓你

7.瘦人懂得自我控制

瘦人對自己慾望的抑制力越強較強,即使一些特定的場合會造成人的抑制力很差,如與一大群朋友在歡快的氣氛中聚會的時候,瘦人也會採取某些措施來警告自己別吃過量。如果在外就餐,只要少量開胃食品或與他人合吃甜點。在你感覺有壓力或緊張的情況下,抑制力同樣會降低,應在手邊備些小吃(水果等)。

8.瘦人運動多站立多

瘦人每天站立超過2個半小時,一年可減重15公斤。每天可在身上帶一個步程計,看看自己的步行數字距離提倡的每天一萬步差多少。每天還應加上30分鐘伸展運動,保持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不乘電梯爬樓梯,如果精力允許的話還可擦擦地板。計算一下這些運動燃燒了多少熱量。

瘦子為什麼瘦 10個習慣讓你

9.瘦人睡得多

瘦人每周平均比超重人群多睡2個多小時,也就是每天多睡17分鐘而已,比起每天一大堆時間表來,把多睡17分鐘加入其中也並非什麼難事。工作之餘找點時間打個盹,對成年人而言已經達到多睡的目的了。

10.瘦人懂得照顧自己

瘦人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瘦女性的生活優先次序是吃得恰當,常運動及減壓,更懂得照顧自己。




轉錄自網路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50歲的李女士一年多前乳癌復發,體內包含肝、肺、骨頭以及腦部皆有腫瘤轉移的狀況,甚至因為身體極度不適,僅能靠輪椅代步。當時她滿懷希望到台北與高雄看診,希望能獲得最好的醫療照護,沒想到皆失落而回。最後返回家鄉台東就醫,在醫師的評估與建議下,使用CDK4/6抑制劑標靶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醫師,我這一陣子常常覺得腰痠背痛,做點家事就不太舒服,而且常常感覺背挺不直,駝背也變嚴重了。」花蓮慈濟醫院骨質疏鬆照護中心主任葉光庭表示,這是許多中年女性初次到門診時的敘述,最後經檢查診斷為骨質疏鬆症。骨鬆過程無症狀 跌倒骨折才知葉光庭說明,由於骨質疏鬆進程無明顯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師啊!他都不吃藥,整天亂講話,跑來跑去,今天好不容易叫警察把他送來了,你們一定要強制他住院治療啦!」這都是精神科醫師時常碰到警消送來的病人家屬,對那些大喊大叫、胡言亂語,甚至不斷掙扎欲攻擊人的病人常做的要求。但醫師坦言,唯獨這兩種狀況最令人害怕。強制住院是治療還是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2歲半的小明(化名)最近3個月出現不明原因發燒,數日後突然嘴歪眼斜、口水直流、面無表情,也不願意走路,家長以為中風嚇壞了,趕緊送醫檢查,後又陸續出現體重減輕、單側睪丸出現硬塊且腫得比正常大2倍等症狀,經詳細檢查,竟是罕見的兒童睪丸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合併中樞神經系統轉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