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友常見心臟毒性問題 抗癌護心如何同時並進?

癌友常見心臟毒性問題 抗癌護心如何同時並進?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癌症治療的目的在於幫助癌友延長存活期,但仍有不少患者好不容易達成目的,卻因藥物副作用導致心臟無法負荷毒性,以致出現血栓、高血壓、心臟衰竭等問題。醫師提醒,癌友應該採低鹽飲食原則,嚴格控制血壓,並按照醫囑規律用藥,才能維持良好心臟功能。

 

現年45歲的劉小姐於105年時確診乳癌,在醫師眼中,她是個會規律回診的好病人,不僅依照指示用藥,也積極配合化學和標靶治療,1年後腫瘤控制良好,也逐漸擺脫化療造成的不適症狀,重返職場。

 

直到半個月前,她爬樓梯時總覺得喘不過氣,合併心悸問題,就醫檢查發現是因為血壓過高,超音波顯示心臟功能下降,醫師建議要嚴格遵守低鹽飲食並控制血壓,搭配服用抗心衰藥物,才終於讓心臟功能恢復穩定。

 

107年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10大死因第1名為惡性腫瘤、第2名為心臟疾病,兩者看似無關,卻因癌症治療過程而產生連結。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張瑋婷指出,化學與標靶藥物能提高治療效果及病人存活率,卻也增加了心臟疾病的死亡風險

 

張瑋婷解釋,癌症病患接受化學治療時,唯一目的就是延續生命,但化療及標靶藥物卻可能對癌友造成立即性的副作用,例如,發燒、嘔吐或白血球的變化,長期來看也會增加心臟毒性。

 

癌友常見的心臟毒性問題包括心臟衰竭、高血壓、心律不整、血栓或是冠狀動脈疾病,除了增加死亡風險,因為走路容易喘,經常心悸,造成許多人只能足不出戶,影響生活品質。

 

為此,奇美醫學中心自民國103年起統合心臟血管內科、血液腫瘤科、乳房外科、癌症中心、營養科及復健部合作成立心臟腫瘤團隊,妥善照護首次接受乳癌以及淋巴癌化療的病人。

 

研究團隊利用高效能的心臟超音波儀器監測病人心臟功能,並以血氧機測量病人6分鐘行走時血氧濃度的變化,並建立完整的檢查流程及影像記錄系統,能在早期心臟功能變差時就發現異常,給予適當治療。

 

張瑋婷提醒癌友,務必定期回診追蹤,如果胸悶胸痛,容易喘及心悸,就應主動告知醫師,接受進一步檢查,透過飲食控制以及藥物介入,降低腫瘤治療所產生心臟毒性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整理包
口罩內層有異味病菌多? 恢復乾燥電鍋乾蒸法有效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相關推薦

【文/Beauty美人圈.春捲】 (感謝諮詢:新光醫院營養師夏子雯) 很多人因為起床起的晚、工作太忙碌等等,往往忽略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因為身體器官休息了一整晚,起床後就需要食物來開啟活動力及新陳代謝,所以這時候攝取營養價值高的食物效果加倍佳,而且還不會肥喔!小編特地採訪美的證人們:潮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長期睡不好,導致耳鳴機會大增!大林慈濟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黃俊豪,以臺灣健保資料庫進行資料分析,針對21798位耳鳴患者及108990位沒有耳鳴患者,追蹤12年後,發現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成人未來發生耳鳴的機會,是沒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1.36倍。此一研究成果今年已獲國際知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位34歲男性,兩、三個月以來左邊臉頰疼痛難受,每次痛30秒到1分鐘,一天可能痛50~60次,不管是刷牙、講話、吃東西都讓他痛苦不已,一開始以為是牙齒痛,但經過多位牙醫檢查都沒有問題,最後經過詳細檢查後確認為典型的三叉神經痛,醫師先給予藥物治療,但患者仍感覺疼痛,因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寶寶出現發展遲緩,多數原因不明,但約25%多是因遺傳、先天疾病、後天疾病或家庭環境刺激等因素造成;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若發現寶寶在語言、動作、認知或人際互動上等發展面,都大幅落後同年齡的小孩,就可能是發展遲緩所造成,家長們應提高警覺。 及早發現及早療育 讓孩子跟上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