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友常見心臟毒性問題 抗癌護心如何同時並進?

癌友常見心臟毒性問題 抗癌護心如何同時並進?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癌症治療的目的在於幫助癌友延長存活期,但仍有不少患者好不容易達成目的,卻因藥物副作用導致心臟無法負荷毒性,以致出現血栓、高血壓、心臟衰竭等問題。醫師提醒,癌友應該採低鹽飲食原則,嚴格控制血壓,並按照醫囑規律用藥,才能維持良好心臟功能。

 

現年45歲的劉小姐於105年時確診乳癌,在醫師眼中,她是個會規律回診的好病人,不僅依照指示用藥,也積極配合化學和標靶治療,1年後腫瘤控制良好,也逐漸擺脫化療造成的不適症狀,重返職場。

 

直到半個月前,她爬樓梯時總覺得喘不過氣,合併心悸問題,就醫檢查發現是因為血壓過高,超音波顯示心臟功能下降,醫師建議要嚴格遵守低鹽飲食並控制血壓,搭配服用抗心衰藥物,才終於讓心臟功能恢復穩定。

 

107年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10大死因第1名為惡性腫瘤、第2名為心臟疾病,兩者看似無關,卻因癌症治療過程而產生連結。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張瑋婷指出,化學與標靶藥物能提高治療效果及病人存活率,卻也增加了心臟疾病的死亡風險

 

張瑋婷解釋,癌症病患接受化學治療時,唯一目的就是延續生命,但化療及標靶藥物卻可能對癌友造成立即性的副作用,例如,發燒、嘔吐或白血球的變化,長期來看也會增加心臟毒性。

 

癌友常見的心臟毒性問題包括心臟衰竭、高血壓、心律不整、血栓或是冠狀動脈疾病,除了增加死亡風險,因為走路容易喘,經常心悸,造成許多人只能足不出戶,影響生活品質。

 

為此,奇美醫學中心自民國103年起統合心臟血管內科、血液腫瘤科、乳房外科、癌症中心、營養科及復健部合作成立心臟腫瘤團隊,妥善照護首次接受乳癌以及淋巴癌化療的病人。

 

研究團隊利用高效能的心臟超音波儀器監測病人心臟功能,並以血氧機測量病人6分鐘行走時血氧濃度的變化,並建立完整的檢查流程及影像記錄系統,能在早期心臟功能變差時就發現異常,給予適當治療。

 

張瑋婷提醒癌友,務必定期回診追蹤,如果胸悶胸痛,容易喘及心悸,就應主動告知醫師,接受進一步檢查,透過飲食控制以及藥物介入,降低腫瘤治療所產生心臟毒性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整理包
口罩內層有異味病菌多? 恢復乾燥電鍋乾蒸法有效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40歲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因對胰島素有著根深蒂固的誤解,起初相當抗拒治療,長久下來不僅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血糖控制日趨困難,即使每天服用十幾顆藥物也不見改善。在經過醫療團隊循循善誘下,終於嘗試接受胰島素治療,才發現胰島素原來沒有想像中的可怕,也不似過往必須帶著林林總總的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60歲的婦女,因久咳不止就醫,經檢查發現是乳癌肺轉移,起初這名患者使用抗荷爾蒙藥物治療,但經過9個月後身體產生抗藥性,加上患者本身不願接受化療,害怕化療產生的掉髮副作用會影響外觀,經醫師建議下使用CDK4/6口服標靶抑制劑,服用一年半腫瘤已有明顯縮小,咳嗽的狀況也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住中部的女士,膀胱過動症已15年,每次尿量只有50毫升,幾乎每半小時就要跑廁所,不敢出遠門,不勝其擾。為挽救生活品質,她決定開車北上尋求楊龍駿醫師治療,起初每次北上,沿途就要找休息站上廁所。經楊醫師透過頭皮針、耳針治療,並請患者練習適當忍尿,兩個療程後,她漸漸可以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體內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會使細胞不斷累積毒素,細胞會將毒素排進血液,最後送進肝臟排毒。這是一段極其精巧的排毒過程─—當毒素還在血液中時,在體內巡邏的抗氧化劑會前仆後繼的攻擊,避免身體遭受氧化,然後親自把這些毒素帶進肝臟。肝臟抓住毒素後,會釋放抗氧化劑,於是這些小原子再度回到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