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友常見心臟毒性問題 抗癌護心如何同時並進?

癌友常見心臟毒性問題 抗癌護心如何同時並進?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癌症治療的目的在於幫助癌友延長存活期,但仍有不少患者好不容易達成目的,卻因藥物副作用導致心臟無法負荷毒性,以致出現血栓、高血壓、心臟衰竭等問題。醫師提醒,癌友應該採低鹽飲食原則,嚴格控制血壓,並按照醫囑規律用藥,才能維持良好心臟功能。

 

現年45歲的劉小姐於105年時確診乳癌,在醫師眼中,她是個會規律回診的好病人,不僅依照指示用藥,也積極配合化學和標靶治療,1年後腫瘤控制良好,也逐漸擺脫化療造成的不適症狀,重返職場。

 

直到半個月前,她爬樓梯時總覺得喘不過氣,合併心悸問題,就醫檢查發現是因為血壓過高,超音波顯示心臟功能下降,醫師建議要嚴格遵守低鹽飲食並控制血壓,搭配服用抗心衰藥物,才終於讓心臟功能恢復穩定。

 

107年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10大死因第1名為惡性腫瘤、第2名為心臟疾病,兩者看似無關,卻因癌症治療過程而產生連結。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張瑋婷指出,化學與標靶藥物能提高治療效果及病人存活率,卻也增加了心臟疾病的死亡風險

 

張瑋婷解釋,癌症病患接受化學治療時,唯一目的就是延續生命,但化療及標靶藥物卻可能對癌友造成立即性的副作用,例如,發燒、嘔吐或白血球的變化,長期來看也會增加心臟毒性。

 

癌友常見的心臟毒性問題包括心臟衰竭、高血壓、心律不整、血栓或是冠狀動脈疾病,除了增加死亡風險,因為走路容易喘,經常心悸,造成許多人只能足不出戶,影響生活品質。

 

為此,奇美醫學中心自民國103年起統合心臟血管內科、血液腫瘤科、乳房外科、癌症中心、營養科及復健部合作成立心臟腫瘤團隊,妥善照護首次接受乳癌以及淋巴癌化療的病人。

 

研究團隊利用高效能的心臟超音波儀器監測病人心臟功能,並以血氧機測量病人6分鐘行走時血氧濃度的變化,並建立完整的檢查流程及影像記錄系統,能在早期心臟功能變差時就發現異常,給予適當治療。

 

張瑋婷提醒癌友,務必定期回診追蹤,如果胸悶胸痛,容易喘及心悸,就應主動告知醫師,接受進一步檢查,透過飲食控制以及藥物介入,降低腫瘤治療所產生心臟毒性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整理包
口罩內層有異味病菌多? 恢復乾燥電鍋乾蒸法有效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超高齡化社會來臨,健康老化是每個人最重要的功課,不同以往傳統的養兒防老的觀念,不少人即早規劃養老計劃,各大企業積極進攻銀髮住宅商機,就連國內金融業也在板橋打造全新出租式樂齡宅;不只設置健身俱樂部,滿足各種年齡層的健身課程,加上醫療診所大樓及旅館大樓三大區塊,軟硬體服務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56歲女性糕點師傅,罹患左側乳癌,呈現荷爾蒙陽性,治療後卻不幸復發,癌症轉移至骨頭,發病時腳痛行動困難,更時常腰痠背痛,無法工作。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彥仰考量患者已停經,建議使用CDK4/6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1個月後患者已不用吃止痛藥,4個月時檢查幾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許多氣喘患者聽到類固醇就怕,自行去藥房買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過度使用,小心致命!根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2019年氣喘最新治療指引,不再建議單獨使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SABA),因僅使用高劑量 SABA會增加急診就醫和死亡率。據最新指引,台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宜蘭報導】思覺失調症一旦發病,病人簡直像換了個人,以前不會做、不曾有的行為都可能突然發生。小儀(化名)因罹患思覺失調症,從病發被家屬帶來金身心暨精神科治療至今,已將近3個年頭,除藥物治療外,也積極接受復健,近期病情不但日趨穩定不再復發,各項生活功能也恢復良好。   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