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新藥共同負擔計畫 讓癌友多一線生機

癌新藥共同負擔計畫 讓癌友多一線生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年約70歲周女士為癌症病友,於16年前第一次發現罹患乳癌,原以為治療成功,沒想到三年後癌細胞陸續轉移到肺部、肝臟、骨髓、頭蓋骨等部位,平均每兩年出現一次,前後七次轉移,醫藥費用花了新台幣三百萬多萬,目前退休金幾乎花光殆盡,只能放棄治療。

癌新藥共同負擔試辦計畫 讓癌友多一線生機
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媫表示,在治療癌症過程中,癌症新藥的出現可以幫助延長癌症病友的生命長度、寬度,以肺癌來說,部分肺癌新藥可以幫助病友延長5個月壽命,或者像黑色素瘤病友,目前也有免疫療法新藥可供選擇,但這些藥物的價格都比較貴,依現行全民健保體制,很多新藥還沒有納入給付,而病友又無法負擔龐大藥費,若施行「癌症新藥共同負擔試辦計畫」,或許可以讓癌症病友多一線生機。

林葳媫理事長解釋,所謂「癌症新藥共同負擔試辦計畫」是以癌症病友為主要對象,範圍限於「癌症新藥」,希望政府補助7成,病友負擔3成,這樣病友就能繼續接受治療,當然這是理想狀態,政府補助比例、病友負擔比例,都可以再協調。

近八成癌症病友 認同癌新藥共同負擔理念
自成日至今,全癌連建立的臉書粉絲頁持續成長超過12000多人,近日透過粉絲頁進行調查,七成以上屬於癌友。其中針對推動「癌症新藥共同負擔計畫」部分,在調查當中,78%的癌友都認同當健保超過一定期間內仍無法給付癌症治療用藥時,可接受病友自付部分費用和政府共同負擔的想法;其中有近七成選擇共同負擔方式,以每月「自付金額」上限方式,其他三成選擇以「自付比例」方式。也有受調查者提出,可在治療初期先讓病友試用新藥,確定治療具有療效、成為常規藥物後,再實施共同負擔費用,較能發揮效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1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為因應「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變化預做部署,大林慈濟醫院急診戶外檢疫站正式啟用,提供有發燒、呼吸道症狀、旅遊史的民眾進行檢查診斷,經由不同風險的病人做初步分流,以避免院內感染風險,確保就醫民眾安全。此外,為減少領藥排隊接觸風險,從即日起,每天上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滑手機,看影片、打電玩,學童近視問題日益嚴重,調查發現,年級越高,使用3C產品頻率越高,例如,國小2年級的學生每日使用手機平版超過2小時比例為7.4%,國小6年級就升至17.5%,專家建議,家長務必留心孩子觀看手機的距離及時間,以免高度近視危害視力健康。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過去曾有研究表示,若人體長久暴露在手機信號塔、高壓電線、電器、無線電設備和藍牙訊號等電磁波輻射中,可能會提高罹癌風險。但最近1項新的研究發現,孕婦如果待在手機、微波爐和Wi-Fi等高輻射量環境下,也可能增加孩子日後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症的風險,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為1男2女,年齡均2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27日至30日,發病日介於3月30日至4月4日,出國目的為就學及探親,發現管道為居家檢疫(2例)及居家隔離(1例)。 案374英國就學返台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