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免疫治療出現皮膚副作用 研究:患者存活率提升

癌症免疫治療出現皮膚副作用 研究:患者存活率提升

【NOW健康 傅婷/桃園報導】1名50多歲罹患黑色素細胞癌的女性儘管在接受免疫治療期間效果顯著,但皮膚起紅疹、嚴重搔癢等副作用,讓她夜不成眠,就診時表示:「我好痛苦!快把我逼瘋了!」

 

我國今年4月開始將免疫療法納入健保給付,開啟了晚期癌友的一線生機,但部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卻因副作用而中斷用藥,相當可惜。不過,近期長庚醫院完成1項研究發現,治療過程中如果出現皮膚副作用,反而是件好事,因為癌症免疫療法的臨床療效明顯提升,只要改善搔癢症狀,就能持續接受治療。

 

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與美國史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進行跨國合作,針對1,983位接受免疫制劑治療的癌症病患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皮膚副作用與癌症患者的整體存活期相關。接受免疫治療後發生皮膚副作用的癌症患者,其整體存活期比未發生皮膚副作用的患者,足足多了42個月。大部分的皮膚副作用經過適當的治療,可望在1、2個月內有很好的改善。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吳吉妮解釋,免疫治療是目前癌症治療的趨勢,在癌症免疫治療所引發的副作用中,以皮膚方面的症狀最為常見,比率高達3成,且比其他副作用更早發生。臨床顯示,患者如果接受合併2種免疫制劑治療,則皮膚發生紅疹、搔癢等副作用發生率更高達7成,其中嚴重的皮膚副作用約占1至2成。治療以含類固醇的外用藥膏或系統性免疫調節藥物為主,效果都不錯。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與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教授則提醒,癌症免疫治療的皮膚副作用可能延遲至用藥後的2至3個月才會出現,病友必須提高警覺,如有症狀應回診告知,尋求醫師協助。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吳奶奶煮飯時一定要煮「全家人」的分量,即使家人不回來吃飯,奶奶仍堅持要煮這麼多,全家人還為此不高興。吳奶奶每天都在「煮飯」這件事情上鬧脾氣,除了煮飯之外,什麼都不想做,整日躺在床上。吳奶奶的兒子希望能改善家中氣氛與母親的狀況,因此打電話向台灣失智症協會求助。 協會人員說...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產房是每個天使出生的地方,同時也是也是讓人驚嚇的地方,產房裡出現的狀況是始料未及的。 這天晚上,凌晨1點,急診送來一位山區來的緊急產婦,產婦是經產婦,白天在家待產,一整天都沒生下來,最後被送來醫院。 產婦開始使勁,胎兒開始慢慢下降,很快就出來,正當所有人要鬆口氣的時候,卻發...

閱讀詳情 »

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們不可缺少的食物。為了食用方便,許多人有個習慣,將水果多買些放在家裡,但是如果水果出現了3種怪味就千萬別吃,對身體有害。那麼具體是哪種味道不要吃呢? 酒味 獼猴桃(網絡圖片) 當大家吃一些軟了的獼猴桃的時候,有時會發現有些個獼猴桃會散發出一些酒味,這是因為在水果...

閱讀詳情 »

睡不飽,不只會讓人第二天精疲力盡、提不起精神,還有可能讓人體重直線上升。 若是晚上睡眠不足5個小時,可能會使得體重上升。因為睡眠不足會影響飢餓激素的功能使得食慾大增,吃下過多的食物。另外如果無法獲得充分的休息也會增加身體的疲勞,導致活動力降低、新陳代謝下降。 十個小妙招有效減肥 減肥是許多人一生的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