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用藥NG行為「補吃」最常見 專家提供建議避免副作用

用藥NG行為「補吃」最常見 專家提供建議避免副作用

【NOW健康 詹舒婷/台中報導】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患者大多數是中老年人,必須每天服藥,但因為記性差,常忘記按時服藥,導致控制成效不佳。台中慈濟醫院藥師謝蕙霞提出3大用藥NG行為,其中最常見的問題是當患者發現自己忘了吃藥就會「補吃藥」,但如果時機及劑量不對,很可能因為藥物濃度過高而引發副作用。

 

50幾歲張先生患有高血壓,會定期回診就醫拿降血壓處方藥,但血壓值始終不穩定,在用藥諮詢時告訴藥師,自己常常會因為工作忙碌而忘了吃藥,突然想起來就隨手拿咖啡或茶配藥。

 

謝蕙霞指出,「補吃」是3大用藥NG行為之1,也是造成病情控制不好的主因,如有類似情況,應要掌握「時間切半」原則。例如,醫生指示4小時吃藥1次,萬一超過2小時沒吃藥,就建議不要補吃,避免距離2次服藥時間太接近,導致藥物在體內濃度過高,增加副作用風險。

 

另1個用藥NG行為是沒有依據醫師指示,就隨便在餐前、飯後用藥。謝蕙霞說明,為了能讓藥物發揮最佳效果,一定要記住是飯前或飯後才服藥,且應該至少間隔用餐時間約半小時至1小時,才能讓藥物發揮最大效果。

 

此外,常有部份病人除了服用西藥之外,也會同時搭配中藥調理體質。雖然中、西藥物的藥性衝突機率較低,但還是建議2次用藥時間應該相隔至少2小時以上,才比較安全。

 

第3個常見錯誤用藥NG行為就是「亂配」,服藥最好搭配「適溫白開水」,每次服藥至少喝100毫升以上的白開水,確定藥物進入胃部,避免卡在食道造成灼傷。提醒民眾,無論是到醫療院所或藥局拿藥,都要問清楚服藥方式和飲食禁忌,才能「藥到病除保健康」。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針對世界衛生組織(WHO)修改每天糖攝取量減至總熱量5%;對此,董氏基金會表示,可見糖份攝取對人體健康影響之大,並建議衛生福利部儘快公告「食品營養標示內容」,強制要求業者清楚標示糖量,否則民眾無法從外觀判斷食品的糖份。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經過專家小組檢討9千份報告後,提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台北市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即將在3月8日(星期六)上午8-11時於該中心辦理成人整合性預防保健篩檢服務。只要當日完成成人健康篩檢,就可參加「健康福袋抽抽樂」活動,歡迎40歲以上市民朋友踴躍參加,一起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把關。根據衛福部101年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季節轉換,加上忽冷忽熱的天氣,讓不少過敏性鼻炎患者頻頻打噴嚏、流鼻水、鼻塞,有時甚至嚴重影響生活。中醫師提醒,過敏性鼻炎是體質造成,雖然無法徹底根治,但仍有許多方法可協助減輕症狀,讓過敏情形不再發生。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任陳柏全表示,台灣因為四面環海,濕度較高,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一名家住基隆的四歲腦性麻痺幼童,去年夏天父母因車禍死亡,由爺爺奶奶撫養,但因爺奶年事已高,使得這位幼童原本有在進行的復健之路,卻因此而停滯,導致她無法站立,也不能走;所幸在基隆市長照中心介入之後,安排轉介使用居家復健,這名幼童已能短距離行走!這名四歲腦性麻痺兒原本是由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