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化療有損免疫力 減輕骨髓抑制提升存活率

癌症化療有損免疫力 減輕骨髓抑制提升存活率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馬來西亞羽球名將李宗偉去年驚傳罹鼻咽癌,發病後接受33次電療,效果良好。回憶抗癌過程,李宗偉表示,電療到第3個星期時,喉嚨已經全部破了,吞嚥時還會引起劇烈疼痛,相當煎熬,以致食慾盡失。家人擔心他營養不足,只能幫他噴麻藥,趕快將食物吞下,辛酸過程非外人所能想像,若是做化療,病人更是苦不堪言。

 

中醫師陳瑞聲表示,現代醫學已有許多方法可提早確診某些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更好,目前主流治療方式仍以電療、化療、標靶治療為主,但其所帶來傷害骨髓的副作用,會導致人體免疫功能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下降,許多患者並非是癌症奪命,而是因免疫功能不足引發細菌感染敗血症或急性肺炎及血小板不足大量出血,而失去性命。

 

骨髓抑制副作用為何這麼可怕?陳瑞聲分析,化療藥物對細胞的殺傷力是一視同仁的,既能殺死癌細胞也易傷及健康細胞。當傷害到患者人體免疫系統的骨髓造血細胞時,醫學上稱為骨髓抑制。骨髓黏膜因遭受破壞而損傷,導致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不足,許多癌友就是因此身體日漸虛弱,容易疲勞、噁心想吐、食慾不振、頭暈無力、走路會喘、手腳發麻、身體黏膜破裂、記憶力減退等副作用,而這些副作用的發生原因,是骨髓造血細胞被傷害,因此快速修復骨髓功能,才能真正減輕化療後的副作用。

 

西醫針對化療引發骨髓抑制副作用,因應的方式採個別補充的策略,也就是當遇到白血球不足時,就打生長激素;血紅素、血小板不足就輸血。但由於沒有針對修復骨髓黏膜及恢復骨髓受傷造血細胞功能,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補充後依然很快消耗殆盡。

 

傳統中醫在降低骨髓抑制副作用方面,能扮演輔助的角色。如護髓解毒湯,可減輕化療骨髓抑制,幫助體內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維持自體免疫功能的運作。陳瑞聲指出,中醫護髓解毒湯為高貴中草藥,不會與化療藥物產生衝突,在每1次化療的半衰期服用,可快速修復骨髓黏膜及造血細胞功能,有助減輕8成副作用及骨髓抑制的發生。避免累積每1次化療藥物對免疫功能的傷害,從抽血檢查得知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同時上升,表示骨髓造血細胞功能恢復。護髓解毒湯有助傷口修復,減少沾黏,降低細菌病毒感染成敗血症及肺炎等風險。

 

想減輕癌症病人痛苦,降低病人性命折損的風險,唯有在接受化療的過程,盡可能保護骨髓功能,盡量少受傷害,這樣才能真正輕鬆做化療,治療才會順利。透過中醫輔助,提升抵抗力,降低癌症化療副作用,為身體打好長期抗癌的基礎,才有足夠體力撐過整個化療療程。陳瑞聲也提醒,癌症發病過程難以逆料,確診後切莫猶豫,及早接受正規治療,同時善用中醫輔助治療,就能為自己爭取更多康復的機會。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照片中,一名45歲的陳小姐,因兩頰與太陽穴膠原蛋白流失,自覺凹陷不美觀,於是做自體脂肪移植,沒想到不僅成效不佳,還讓她術後腫痛和瘀血一個多月!移植的自體脂肪,普遍存活率約5成,因此醫師都會施打比正常值多一點的脂肪在治療部位,但是過多的脂肪也會有位移的風險,可能的併發症還...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12月號) 同樣年紀,為什麼有人好似永遠與老化絕緣,外表十年如一日,有人的外表卻總是滿佈著超齡的滄桑感?其原因不單在於外在的保養,還包括身體的健康程度,而這也是最多人忽略的抗老觀念。 檢視老化進行式小撇步 覺得缺乏活力或體力 笑容變少了 跟同年紀的人同行走路時,老是被超越 爬樓梯就氣喘吁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根據101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平均一天新增42位女性癌症病友,顯示女性癌症的防治已是刻不容緩。由癌症希望基金會發起、國民健康署指導的「2015 Running for H♀PE 希望妳在,為妳而跑」創新圖形街跑活動,跳脫傳統路跑的地理時空侷限,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年假即將收尾,很多人都擔心過完這個年不知道要肥幾公斤,也有人認為,年假期間內,交通事故率會遽升。甚至會有更多人輕生,外媒CNN以美國為例,提出不同數據。 1.  假日一定暴肥? 美國多項研究顯示,假日期間人們增重平均只有大約1到2磅(不到一公斤),所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