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指數高就是罹癌了?先別嚇自己!醫師解釋給你聽

癌症指數高就是罹癌了?先別嚇自己!醫師解釋給你聽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台灣,癌症已連續28年都是國人10大死因之首,癌症虎視眈眈的威脅,讓許多人在健康檢查時,都以癌症為「假想敵」,也希望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不少健檢套餐中,都包含基本的癌症指數篩檢,透過簡單的抽血檢查,就能得知幾種癌症指數。健診院長納祖德說,當身體面臨發炎反應或異常分裂增生、甚至是罹患癌症時,細胞會分泌一些特定的物質如蛋白質、多醣體等,進入血液、尿液或身體組織中,此時經由檢測,就會發現這些物質的濃度可能比正常人高。

由於癌症指數篩檢費用不高,檢查起來方便、簡單,不少人會以為這項檢查讓自己安心,但納祖德強調,癌症指數篩檢特異性不高,對癌症判讀的正確率並非百分之百,當指數過高,可能跟其他疾病或身體異常有關,不見得一定是癌症,因此,不能當成早期診斷癌症的依據,建議當指數升高時可當成一項警訊,盡快搭配其他檢查,由醫師專業判斷,找出是否有相關疾病,不要急著下定論。

不過,納祖德也說,即使當癌症篩檢指數正常時,也不代表沒有問題。血液的癌症指數篩檢僅是檢查的一環,還是要搭配臨床上是否有不適症狀、其他影像學檢查以及從頭到腳的理學檢查,初步包括大腸鏡、胃鏡、X光和超音波,若發現異常再進一步做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甚至正子掃描等,以便提高診斷的敏感性及專一性。

國人癌症發生率愈來愈高,納祖德認為,除了大環境中的土地、空氣層出不窮的污染有關,個人有抽菸惡習、多肉少蔬果等不健康的飲食、不良生活習慣,也是影響健康的一大因素。

要預防癌症找上門來,納祖德建議,到了30、40歲左右,應安排第一次的健康檢查,包含抽血、X光、超音波檢查等,即可了解血球、評估肝功能好壞、膽固醇的高低、胸部及肝膽胰脾腎功能狀況等,建立基本的資料,據此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況外,往後的健檢報告也可與其相互比較。

但也不見得第一次一定要做高階健檢,可考量自己的其他風險因素,搭配其他進階的檢查,例如:若有消化不良加做胃鏡;有血便加做大腸鏡等檢查;若是B、C型肝炎帶原者應追蹤肝功能、掌握肝臟健康等;有抽菸、嚼檳榔習慣,則要多注意口腔癌的防治等。

而家族的疾病史也是預防癌症時的重大線索,如果有乳癌、大腸癌、攝護腺癌等家族史,可以提早進行相關癌症的篩檢,發現異常早期治療,並且可善用衛生署國健局目前提供的免費篩檢資源。

【延伸閱讀】

視力變差要當心! 白內障過熟恐引發青光眼

打呼的人當心!這疾病心肌梗塞機率高數十倍 台北市民能免費做檢查

25歲後臉上肌膚開始鬆弛… 醫曝膠原蛋白增生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5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嚼檳榔時,粗纖維會不斷磨損口腔黏膜,傷口不斷結疤又受損,累積一段時間會造成口腔纖維化難以張口,無法正常進食!許多研究證實,嚼檳榔不但增加口腔癌風險,長期下來還會危害全身健康,如食道癌、心血管疾病、腸胃系統疾病、腎功能受損與肝硬化等,且男性嚼食檳榔,下一代容易提早得到代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大家都知道睡眠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缺乏睡眠會導致白天昏昏欲睡、精疲力竭,甚至無法正常工作,因為缺乏睡眠會讓身體無法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更嚴重還會導致壓力和患病風險增加,此外,睡眠不足也會危害骨骼健康。   根據1項新的研究表示,每晚睡眠時間不超過5小時的婦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韓國瑜「得民調得痔瘡」金句掀熱議,嗆選戰對手迷信民調。雖然得民調不見得能代表最真實民意,但得痔瘡可是會讓人痛苦不已。中醫師分享幾道簡單料理,助你改善輕微痔瘡。壓力大提升痔瘡風險 氣血不通導致!投入選戰的政治人物壓力非同小可,而壓力大的人容易得痔瘡嗎?中醫師章晉瑋說,長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嗨!大家今天過得好嗎?歡迎回到理科太太」這句在影片裡,大家耳熟能熟開場白,恐怕會消失了。時常用深入淺出方式分析科普知識,加上經典面癱表情的Youtuber理科太太,在網紅刮起一陣旋風;但她日前在臉書發文說明,由於她的老公John憂鬱症發作,自已也因照顧壓力過大,引起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