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健署公布最新國人癌症登記報告,108年新增罹癌12萬1254人,平均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與107年相較,罹癌人數增加5123人,罹癌時鐘快轉了11秒。在癌症排行榜中,大腸癌連14年位居第1,108年共1萬7302人罹患大腸癌。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108年平均每4分20秒有人罹癌。(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國健署今(13)日上午公布國人10大癌症排行榜,依次為大腸癌、肺癌、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排序與107年相同。其中,大腸癌108年共1萬7302人罹患,蟬聯14年榜首。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大腸癌發生人數連14年排名第1。(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在各癌症標準化發生率趨勢中,以乳癌上升趨勢最為明顯,而乳癌也連續多年成為女性10大癌症之首,108年女性乳癌新增1萬4856人,發生率為十萬分之81,位居所有癌症之冠。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108年台灣男女性10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圖/NOW健康製作)


108年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7145人,前10名分別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


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4109人,108年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45.4人,較107年增加4.1人,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肝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108年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與107年比較。(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至於前10大癌症中,哪一癌友確診時年紀最輕?答案為女性甲狀腺癌,罹癌年齡中位數為50歲,其次為卵巢癌(54歲)、乳癌(56歲)、子宮體癌(56歲)、男性口腔癌(57歲)。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108年女性10大癌症發生率,與107年比較。(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如從性別分析罹癌風險,男性罹患口腔癌、食道癌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的11.4倍與15.8倍,主因為男性嚼檳榔、抽菸的比率遠高於女性。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肝癌標準化發生率與死亡率趨勢。(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長久以來,肝癌位居國人10大癌症之首,近年來,排序後退,108年位居第4名,高雄長庚副院長盧勝男表示,這1、20年來,台灣持續推動B肝疫苗接種、B、C型肝炎篩檢及健保給付治療等,肝癌年齡標準化發生率連續10年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攝護腺癌、甲狀腺癌及子宮體癌標準化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目前國際間無實證建議對前述癌症無症狀者進行篩檢,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提醒,若民眾察覺自身有以下異常症狀,請務必就醫: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攝護腺癌標準化發生率與死亡率趨勢。(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攝護腺癌:小便無力、頻尿、急尿及夜尿等排尿症狀或不明原因骨頭疼痛。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甲狀腺癌標準化發生率與死亡率趨勢。(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甲狀腺癌:快速長大的頸部腫塊、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持續咳嗽、吞嚥困難。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子宮體癌發生率與死亡率趨勢。(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子宮體癌:不正常的出血,包括:月經週期紊亂、長期持續性出血、月經長久不來後突然大量出血或者停經後的出血。


林莉茹表示,因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計仍將持續上升。國健署提供成人四癌篩檢,分別為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攝影、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符合篩檢資格者務必定期接受檢查。


更多NOW健康報導
▸青光眼會遺傳! 視野明顯變差就算眼壓正常也可能罹病
▸2021年10大疫苗新聞公布 前3名都與新冠病毒疫苗有關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女性月經 月經是指每月一次的有規律的陰道流血。當女性進入青春期後,卵巢逐漸成熟,並開始分泌女性激素,子宮內膜隨之發生變化而產生月經。女孩一般在12歲左右出現第一次月經,第一次月經來潮叫做月經初潮。正常的女性月經,月經週期平均為28天,月經持續時間一般為3——5天,月經期的月...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報導】 痛風常會造成關節發炎、劇痛,常令人痛苦不堪。 專家看法 中醫師莊玉菁表示,站在傳統中醫的立場,痛風常分為濕熱痺阻、脾虛痰濕兩種,前者症見患處具有明顯的紅、腫、熱、痛,常伴隨出現口乾舌燥、愛喝冷水、便祕等症狀,後者症見患處關節明顯變形、肌膚顏色蒼白或暗沉,常伴隨肢體困...

閱讀詳情 »

現代人最大的感覺就是:累! 疲勞“過勞”易引發慢性疲勞綜合徵,有個風吹草動就生病,嚴重者可能出現猝死。 猝死難防,慢性疲勞綜合徵卻能防。   受訪專家: 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張雅君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曉天 北京迴龍觀醫院主治醫...

閱讀詳情 »

步驟 減輕生活壓力。有些人長痘痘是因為壓力太大。工作時間有壓力,而將這種壓力帶入家庭生活中則會變得更糟。寫下給你產生壓力的事物,看看是否可以設法解決一些。 使用祛痘產品。有些祛痘產品可以由內而外改善你的膚質,你可以讓皮膚科醫生給你建議一些。 不要攝入太多重油的食物。 用吸油紙去除臉上的油光。大部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