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術後進補 醫:應先增加身體代謝

癌症術後進補 醫:應先增加身體代謝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病患接受癌症手術後,許多民眾都會準備人參、十全大補湯、麻油雞等補品,要幫病患補身體,但若在術後兩週內服用,恐使傷口加劇;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科醫師張文慈表示,以中醫觀點,術後身體局部會產生氣滯血瘀、發炎水腫等情況,這時就應先增加身體代謝,加速送走堆積在局部的瘀血、組織液、發炎物質等,幫助傷口恢復,才能開始重建。

初期以魚肉為補品 加速傷口恢復

通常進補時間應在術後第二週,且須以症狀為依據,若傷口為看起來不紅、摸起來不熱且腫勢也逐漸消退,這時初期就可以魚肉等蛋白質為補品,幫助消除水腫,加速傷口恢復;張文慈醫師指出,術後進入第三周,若觀察傷口乾乾的且已不紅腫,就可透過少量黃耆、紅棗、川芎等中藥加大骨頭一起燉湯,幫助加快身體動能。

術後胃腸功能不佳 可喝少鹽四神湯

張慈文醫師進一步說明,但若手術有切除骨頭的患者,這時就可再加些續斷、骨碎補等中藥,以促使骨骼成長,另外,患者若術後有胃腸功能不佳問題,則可喝些少鹽的四神湯,以助於恢復脾胃功能。

進補按部就班 儲存體力對抗癌症

若有水腫問題,則可喝薏仁湯、紅豆水,不僅能增加身體代謝痰濕,也能減少局部病理產物的堆積,進一步降低後續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出現;張慈文醫師呼籲,手術過後想要進補,應循序漸進且按部就班,依照病患症狀給予合適的進補方式,才能真正幫助病患養好身體,並有體力持續接受治療,持續對抗癌症。

【延伸閱讀】愛的印記讓妳沒自信? 醫美讓妊娠紋從人生中退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8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週出現1名本土個案出現中度肺炎,這是我國首例感染Omicron後出現中重症個案。 ▲1月28日至2月3日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病毒基因定序結果。(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該名個案為70多歲本國籍女性(案18548),有多重慢性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針對今(4)日COVID-19國內確診病例表示,本土25例中,11人為居隔期間陰轉陽。境外移入則有46例,23例為落地採檢、23例為居家檢疫期間採檢確診。 ▲2月3日入境航班篩檢結果。(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調查顯示,昨(3)日桃園機場落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春節期間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今(4)日大年初四新增25例本土個案,其中以全家旗下物流業「日翊」10人染疫最多。 ▲全家旗下物流業「日翊」10人染疫最多。(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其次為高雄港群聚增9人,宜蘭礁溪長榮延伸的諾貝爾幼兒園再添3人,台北增2人確診,均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1月31日除夕夜吃年夜飯,最近幾天確實一些吃年夜飯之間的親密家人染疫,但還沒看到南北移動帶動病毒的狀況,將密切關注疫情變化至2月10日後,雖然Omicron變異株傳播力很強,這幾天還看不出來疫情變化。 全球疫情雖然嚴峻,但Omicron確診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