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48歲婦女兩年前左乳乳癌完成手術,就定期在門診接受追蹤檢查,某次抽血檢查發現癌指數(CA-153)偏高,但無法明確是乳癌復發或有遠端轉移,雖然做了超音波、核醫骨骼掃瞄等檢查,卻未有明顯的跡象,再次接受全身的正子電腦斷層造影(PET-CT)發現至少八處的骨骼有蝕骨性骨轉移。
蝕骨性骨轉移不易察覺 PET-CT精準發現病灶
澄清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楊朝瑋表示,癌細胞是狡猾多變的,它在哪裡?它去了哪裡?PET-CT可以找到它的蹤跡,有助於醫師訂立更精準的治療策略。
楊朝瑋主任補充,蝕骨性的情形就是癌細胞已「啃蝕」骨骼,其癌細胞並非源自於骨頭,而是從其他部位隨著血液或淋巴系統擴散轉移而來;蝕骨性的骨轉移,在傳統的骨骼掃瞄不容易被查覺,但在正子電腦斷層造影中可發現病灶因呈現高代謝而可被觀察到。
PET-CT檢測這些症狀有健保給付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此外,在接受癌症指數健檢後,如果發現癌症指數偏高,但又不易確定腫瘤的部位,往往造成患者的恐懼和不安,而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具有高靈敏性,幫患者全身找一遍,揪出早期癌細胞活動與位置,讓「癌蹤」無所遁形。
楊朝瑋主任說,目前健保針對部分分期、懷疑復發的癌症有給付費用,包含:乳癌、淋巴癌、大腸癌、直腸癌、食道癌、頭頸癌(不包含腦瘤)、原發性肺癌、黑色素瘤、甲狀腺癌及子宮頸癌等。主要是幫助病患有機會在早期轉移或復發時就能發現異常,即時安排最適當的後續治療。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4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