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發炎性腸道疾病PSA值太高 小心前列腺癌上身

發炎性腸道疾病PSA值太高 小心前列腺癌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是一種腸道發生慢性發炎的疾病,好發於歐美人士,然而在台灣也不算罕見,每年新確診案例約5百人,盛行率和發生率都有增加的趨勢。美國西北大學日前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指出,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男性,被診斷出前列腺(攝護腺)癌的機率高出4至5倍。

西北大學芬堡醫學院助理教授Shilajit Kundu醫師指出,若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男性被檢測出過高的前列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可能是前列腺癌的前兆。
發炎性腸道疾病分2類 導致多種健康問題
根據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資料,發炎性腸道疾病分為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及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兩類。潰瘍性大腸炎主要發生在大腸(結腸)或直腸,克隆氏症則好發於末段小腸,但也可能侵犯到整個消化道(從口腔到肛門)。常見的症狀有肚子痛、時常腹瀉、血便、發燒、疲憊、體重減輕、虹膜炎或皮膚出現紅斑等。相關的併發症包括貧血、營養缺乏、骨質疏鬆、關節炎和肝炎等症狀。
台灣盛行率增 多種藥物可治療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發病機轉還不清楚,但與患者的基因、生活環境與免疫系統有關。據1998年到2010年台灣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顯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人數每年逐年增加,直到2007-2010年才趨於穩定,其中潰瘍性大腸炎終生累積發生率是0.066%,克隆氏症則為0.013%,好發於10-30歲,另一發病高峰在50-80歲。
臨床常用診斷,包括內視鏡檢查(大腸鏡、小腸鏡)、影像學檢查(鋇劑攝影、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和血液及生化檢查。該疾病有抗發炎藥物外,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甚至較新的生物學製劑如Anti-TNF等藥物可供選擇,若病情較嚴重,則必須進行手術。
注意PSA數值 前列腺癌前兆
西北大學發表在《歐洲泌尿外科》(European Urology)的研究花費18年,追蹤1,033名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男性與9,306正常男性。經過相互比較後,研究顯示,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男性較容易得到前列腺癌,並檢測出較高的PSA值。
「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男性應更謹慎篩檢前列腺癌。」Shilajit Kundu醫師向《科學日報》表示,根據他的臨床經驗,他看過太多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男性有過高的PSA值。然而許多醫師認為,PSA值升高僅僅只是反映發炎的情況,而且過去並沒有任何資料指引這些醫師後續處理。未來研究團隊將進一步調查腸道發炎引起前列腺癌的原因。

參考資料:

1. Jacob A. Burns et al.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the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European Urology, 2018; DOI: 10.1016/j.eururo.2018.11.039
2.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linked to prostate cancer.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5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46歲男性是汽車維修員,每日長時間蹲至車底、雙手高舉手持工具作業,從學徒開始偶有工作後疼痛感,貼痠痛藥布後持續工作,右肩已疼痛多年。某次工作後,肩部嚴重疼痛無法施力,確診為旋轉肌袖破裂,經關節鏡手術治療,術後轉介至職業醫學科評估,判定旋轉肌袖破裂為職業相關。長期反覆手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過往看病時,若遇上健保專屬讀卡機故障,不僅醫療人員緊張,就連看診速度也跟著卡關。有鑑於此,中央健保署除將專屬讀卡機改為一般型讀卡機外,並將安全模組卡雲端虛擬化,醫師在讀取、寫入或更新保險對象的健保卡等程序會更加快速,也可減少民眾就醫等待的時間。一般型讀卡機省成本又快速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王先生在兩年前罹患鼻腔與鼻竇腫瘤,龐大腫瘤侵犯左邊眼眶,且因緊貼左眼而如「熊貓」眼一般。他的左側鼻樑腫脹突起,造成臉部變形,幾乎無法辨識外觀,彷彿變了一個人。所幸經由化學、放射治療,再經外科手術,目前復原良好,不但已沒有發現殘餘腫瘤,臉部外觀也完全恢復正常。臉腫脹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社群軟體日益興盛,無遠弗屆的網路世界,讓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受限制,因而容易產生心靈相通的感覺,但沉浸於網路交友的歡愉時,也需要小心隱藏於其中的危機!七成青少年看過色情媒體 社群安全莫忽視國民健康署表示,隨著網路媒體快速發展,青少年藉由社群網路交友的機率大增,亦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