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老是晚睡或睡不好? 這樣做幫助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孩子老是晚睡或睡不好? 這樣做幫助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開學已進入第3周,家中的孩子是否已調整好作息,維持充足且良好的睡眠品質呢?若孩子常常晚上睡不好、睡不飽,要當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根據2020年6月發表於《兒童心理學與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青少年的睡眠與心理健康呈現顯著相關,睡眠不佳的青少年日後較容易出現心理健康的問題。


青少年睡眠時間 建議8至10小時


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年齡在14至17歲之間的青少年睡眠時間大約需要8至10個小時,但由英國雷丁大學、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和澳洲弗林德斯大學學者合作,以4790名青少年為對象進行的縱向研究結果發現,一般的青少年平日晚上約有8小時的睡眠、假日約9個半小時;而患有憂鬱症者平日的睡眠時間不到7個半小時(約7.25小時)、假日則剛好9小時,顯示患有憂鬱症者每天相較於一般人晚30分鐘入睡。進一步分析發現,有憂鬱和焦慮的年輕人在青少年時期絕大多數的睡眠狀況都不好,與沒有憂鬱或焦慮症的參與者相較,患有憂鬱症者其睡眠的質和量都較差,而患有焦慮症者僅是睡眠品質較差。


影響睡眠品質主因 可能有哪些?


兒童心智科吳佑佑表示,上述研究顯示青少年的睡眠與心理健康的關聯性,但究竟是睡不好造成憂鬱或焦慮症狀,還是因為憂鬱、焦慮而導致睡眠狀況變差,這兩者的因果關係並無法證實,醫師提醒,睡眠狀況是憂鬱或焦慮症診斷的指標之一,但並非造成憂鬱或焦慮的原因。


從研究中可以發現睡眠的重要性,睡眠狀況不佳會影響情緒與專注度,間接影響青少年的學習效果,若家中孩子出現睡眠問題,建議父母應先瞭解影響孩子睡眠的原因,是因為學校作業或考試太多、父母幫孩子安排太多事物、孩子花太多時間看電視或玩遊戲等外在因素,瞭解背後的原因再給予適當的協助,有助於幫助孩子改善睡眠狀況。


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家長可以這樣做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顯示青少年睡眠與心理健康之間的因果關係是雙向的,該研究也證實,青春期的睡眠不足若不加以治療,可能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主任建議,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應檢視干擾孩子睡眠的可能問題。


家長可環顧孩子睡眠的環境,像是到了孩子休息的時間,盡量減少電視聲響與燈光的干擾、降低家人間談話討論的音量、盡快結束與親友的聊天聚餐;其次要注意孩子飲食與情緒狀態,別讓孩子睡前吃太多食物與飲料、避免讓孩子過於興奮或因使用網路與人產生不當的互動而影響情緒無法入睡。


葉雅馨提醒,開學已進入第3周,若孩子常常早上起不來導致上學遲到、早餐沒食慾甚至變瘦、上課沒精神或是不想上學、對原來感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出現以上狀況卻無法改善,建議家長可尋求專業的協助。


更多NOW健康報導
▸爺爺假牙狂掉難進食 BPS活動假牙提供全口重建新選擇
▸男童尿尿包皮像吹氣球般鼓起 孩子包皮太長該割嗎?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大學剛開學,大一新鮮人進到一個全新的環境,大家彼此都不熟識之下,該如何展開新的人際關係?向來害羞膽小的你,該如何有所突破?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葉雅馨主任指出,大學生趨漸成熟,不再是高中生或是國中生無法自主的年紀,應該要開始學習自主、負責與選擇。大一新生到新環境,往往既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台灣小兒過敏率居高不下,不只是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與氣喘等病況,更有研究顯示,過敏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王志堯建議,要預防寶寶過敏,最好是寶寶出生起,就能哺育母乳。王志堯理事長指出,根據德國一項研究顯示,約有24%過敏兒出現情...

閱讀詳情 »

不知是不是因為電車與店舖等場所冷氣過強的關係,特別是女性容易對冷氣感到敏感,在家裡使用電扇的人應該也不在少數。但是,不論是冷氣或電扇,只要使用方法錯誤,就會成為對健康有害的危險行為。特別是睡覺時,若是沒有留意就有可能導致身體越來越虛弱。這回,要介紹的是就寢時必須避免的冷氣及電扇的使用方法。■1:冷氣...

閱讀詳情 »

洗澡先洗頭,這是錯的!冬季氣溫低,進入浴室後,血液集中在內臟和頭部,先洗頭可能導致頭部血液流通不暢。長期如此,或誘發腦血管疾病…正確順序:先洗臉,再洗身,最後洗頭。據悉,日本每年1.4萬人因洗澡不當致死! “洗澡直接導致死亡的幾率雖小,但錯誤的洗澡方法確實達不到理想的清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