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痛風不在意小心截肢! 新型微創手術復原快、傷口比一元硬幣還小

痛風不在意小心截肢! 新型微創手術復原快 傷口比一元硬幣還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2歲家住雲林的蔡伯伯,因有家族性遺傳,再加上工作關係,常吃海鮮配啤酒,使他從年輕時就常痛風發作,因痛風石已侵蝕韌帶關節,傳統手術容易造成大面積傷口且引發併發症,蔡伯伯在不敢下決心開刀的狀況下,隨著年紀增長,痛風發作日益頻繁,甚至還在手腳、膝蓋等多處長出結晶石,關節處也扭曲變形,才接受「超音波刀震碎痛風石的微創手術」。

超音波刀震碎痛風石術 傷口小、復原快、降低感染機率 

亞東醫院骨科部醫師吳凱文表示,切除痛風石手術使用的「超音波刀」非傳統所認知的手術刀,是一種利用超音波高速震動,將痛風石震碎洗出的儀器,特色是「切軟不切硬」,有別於傳統手術刀,超音波刀可以震碎痛風石,卻不傷害到肌肉、神經或軟骨組織,減少不必要的傷害。

此外,手術傷口比1元硬幣還小,復原快,可大幅降低感染機率。對於一些罹患心臟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疾病或糖尿病的人而言,超音波刀的微創手術只需半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不易引起併發症,減少大面積開刀或全身麻醉風險。

痛風藥物治療無效可考慮開刀 關節變形易造成截肢風險

若痛風石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且透過藥物溶解成效有限,就可以考慮開刀。吳凱文醫師建議,當主治醫師說需以開刀治療時,切莫再抱持著等待觀望的心態,若等到關節變形,痛風石腫脹到皮膚破皮時,才甘願開刀治療,這時才清除嚴重痛風結石的話,會破壞表面皮膚的血液循環,容易造成術後關節周圍皮膚壞死,關節暴露,提高開刀的風險,且傷口更難癒合,嚴重者可能會面臨截肢。

【延伸閱讀】

搶攻少子化商機 醫院改造母嬰病房推創新服務

2020台灣國際醫療展 聚焦防疫生態系及智慧醫療

輕忽牙周病導致牙床崩! 八旬婆婆選擇MIT植體安心返生活

三陰性乳癌惡性高? 本土研究:術後3年是疾病控制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4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血友病是一種遺傳性的血液凝固異常疾病,患者終其一生會發生自發性出血,在台灣約有1200人確診為血友病,然而血友病患者又分為A型血友病與B型血友病,其中以缺乏第八凝血因子的A型血友病患者最常見,約佔八成。血友病患者因先天缺乏凝血因子導致長期反覆自發性出血,85%出血都位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十大死因第七名 肺阻塞早期症狀難察覺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5,000人死於肺阻塞,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病時常已出現較嚴重症狀。病友羅先生表示,自己就是因為睡到一半因呼吸困難起床後,突然發生休克,被家人緊急送院急救,住院治療還長達15天之久,經過檢查後才發現罹患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隆乳手術詢問度逐漸升高,但術後效果觸感是否自然也讓不少想要手術的女性感到擔憂,害怕效果不自然進而打退堂鼓。然而現今隆乳手術的義乳,已不像早期僅有鹽水袋可選擇,隨著技術進步,義乳材質進步許多,摸起來的觸感與外型也略有不同。開業整形外科診所何于甄院長表示,想要效果自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公費流感疫苗已41.9萬人施打,疾管署推測流行期在明年1月!11月15日首批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先在各級學校展開,約4成國小已經完成,因此次公費疫苗由3價轉為4價,家長讓孩子在校施打意願提升。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均表示,全國約2千多座國小中,目前已完成公費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