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痛風不在意小心截肢! 新型微創手術復原快、傷口比一元硬幣還小

痛風不在意小心截肢! 新型微創手術復原快 傷口比一元硬幣還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2歲家住雲林的蔡伯伯,因有家族性遺傳,再加上工作關係,常吃海鮮配啤酒,使他從年輕時就常痛風發作,因痛風石已侵蝕韌帶關節,傳統手術容易造成大面積傷口且引發併發症,蔡伯伯在不敢下決心開刀的狀況下,隨著年紀增長,痛風發作日益頻繁,甚至還在手腳、膝蓋等多處長出結晶石,關節處也扭曲變形,才接受「超音波刀震碎痛風石的微創手術」。

超音波刀震碎痛風石術 傷口小、復原快、降低感染機率 

亞東醫院骨科部醫師吳凱文表示,切除痛風石手術使用的「超音波刀」非傳統所認知的手術刀,是一種利用超音波高速震動,將痛風石震碎洗出的儀器,特色是「切軟不切硬」,有別於傳統手術刀,超音波刀可以震碎痛風石,卻不傷害到肌肉、神經或軟骨組織,減少不必要的傷害。

此外,手術傷口比1元硬幣還小,復原快,可大幅降低感染機率。對於一些罹患心臟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疾病或糖尿病的人而言,超音波刀的微創手術只需半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不易引起併發症,減少大面積開刀或全身麻醉風險。

痛風藥物治療無效可考慮開刀 關節變形易造成截肢風險

若痛風石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且透過藥物溶解成效有限,就可以考慮開刀。吳凱文醫師建議,當主治醫師說需以開刀治療時,切莫再抱持著等待觀望的心態,若等到關節變形,痛風石腫脹到皮膚破皮時,才甘願開刀治療,這時才清除嚴重痛風結石的話,會破壞表面皮膚的血液循環,容易造成術後關節周圍皮膚壞死,關節暴露,提高開刀的風險,且傷口更難癒合,嚴重者可能會面臨截肢。

【延伸閱讀】

搶攻少子化商機 醫院改造母嬰病房推創新服務

2020台灣國際醫療展 聚焦防疫生態系及智慧醫療

輕忽牙周病導致牙床崩! 八旬婆婆選擇MIT植體安心返生活

三陰性乳癌惡性高? 本土研究:術後3年是疾病控制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4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臺灣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在三萬六千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蘊育了超過4600種以上的植物種,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的植物是臺灣特有種,此多樣化的自然資源為臺灣最珍貴的瑰寶。但面對全球環境急速變遷,許多物種正面臨消失或滅絕問題;因此,如何確保臺灣原生植物物種之永續保存及維持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七夕情人節即將到來,在浪漫的氣氛中享用餐點、互贈情人節禮物後,通常還有一個激情火熱的夜晚!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2018年一月至六月底止,HIV新感染人數為1,002人,其中以不安全性行為導致的感染比例最高,佔79.52%;由此可見,在享受愉悅的性生活同時,正確使用保...

閱讀詳情 »

夏天偏好吃麻辣火鍋重口味、吃冰品、喝冰飲的人,小心有水腫型肥胖!容易出現食慾差、疲倦懶散、四肢沉重、排便不暢,以及下半身肥胖等症狀。要想改善容易水腫的體質,除了要忌口上火的食物、冰飲之外,更重要的是消水腫首先要培養溫暖體質,在此推荐一味消水腫「聖汁」溫薑汁,讓人甩掉難纏的水腫型肥胖。 寒性食物吃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一名78歲的老奶奶長期背痛,起初以為是老化導致的症狀,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罹患胰臟癌晚期,僅能以化學治療控制病情。然而,在治療初期病況不見好轉,還發生血球數量下降的副作用;所幸,老奶奶的女兒仍抱持著正面態度,鼓勵奶奶繼續接受治療。經醫師評估後,改採第二線新劑型化學藥物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