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發燒、寒顫、全身無力好折磨人 簡單幾個好習慣跟尿路結石說再見

▲尿路結石有時只是單獨一顆大型結石,也有可能是小而多顆的結構。(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發燒、寒顫、頭暈、全身無力,嚴重的尿路結石一發作起來常叫人痛苦難耐,根據統計,在台灣,平均每10個成年人就有1人有尿路結石困擾,怎麼擺脫結石夢魘?醫師強調,只要只要養成平時不過度憋尿,多喝水、維持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的習慣就可以輕鬆辦到。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數據顯示,台灣的尿路結石好發率約為10%,其中高風險族群為30到50歲的壯年及中年人,且又以男性居多。

今年65歲的鄧先生就飽受嚴重尿路結石的折磨,過去30年來經歷2次經皮腎造廔截石手術及數次體外震波碎石術,仍舊擺脫不了尿路結石,一發作就會出現發燒、寒顫、頭暈、全身無力等症狀,最後在醫師建議下改以達文西機械手臂腎盂切開取石手術一一徹底取出才恢復良好。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林佳達表示,尿路結石若長期置之不理,尿液容易滋生細菌繼而引發尿路感染,若造成腎盂腎炎時,會產生發燒、寒顫、頭暈、全身無力、食慾減退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引起敗血症,不可不慎。

尤其,腎結石只要大於2公分、下腎盞結石大於1公分、輸尿管結石大於1公分等,就屬於大型結石,難以使用體外震波碎石治療,必須使用內視鏡或開刀治療。

如果輸尿管結石大小在0.5公分以下,林佳達建議,只要以多喝水搭配服藥方式,使結石自然排出,最遲4周後,若無法自然排出、或是仍然有腎積水的狀況就需接受積極治療;即使碰到成分較硬的結石,體外震波碎石失敗,也可採取輸尿管鏡碎石術將阻塞的尿路打通,有時甚至可以搭配新式軟式輸尿管鏡深入腎臟各個角落,配合雷射將腎內結石打碎成細沙後排出體外。

林佳達提醒,膀胱結石多與男性攝護腺肥大問題相關,也可能是因為腎臟結石掉到膀胱之後未排出體外進而在膀胱內長大,有時只是單獨一顆大型結石,也有可能是小而多顆的結構,可透過尿液檢查、腹部X光、膀胱超音波、及膀胱鏡檢查等方式來確診。

預防結石,林佳達強調,罹患泌尿系統疾病、易引起結石的原發病者或是長時間水分攝取不足的族群,結石復發率都比一般人高,需定期追蹤觀察。此外,平時不要養成過度憋尿習慣,記得多喝水、維持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上廁所時須注意尿液是否時常呈現混濁現象,若有小便頻繁、想尿卻尿不出來、有排尿疼痛等現象,加上腹部悶痛或陣痛感、腰酸背痛、血尿的情況,可能已有尿路結石造成阻塞,務必迅速就醫檢查。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陳鈞凱專欄】男人「蛋蛋」軟不軟Q?暗藏健康警訊 摸到這種手感才正常

公費流感疫苗今年首度改打4價 不分年齡「均一劑量」幼兒別挨錯針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芽菜通常用來生吃,不過吃前要注意喔!食藥署調查市面販售的各種芽菜,發現97.5%含有大腸桿菌群,部分還檢出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建議大家充分清洗或加熱後再吃比較安全喔!天氣漸漸變熱,清爽的食物最受歡迎,生機飲食、生菜沙拉都是人氣餐點,不過這些餐點常用的食材─各種芽菜,安全性卻引起疑慮,大家入口前...

閱讀詳情 »

輪狀病毒新變異型別G8恐在台流行!台灣兒童感染症聯盟(TPIDA),近期監測到台灣首度連續5起嬰幼兒感染新變異型輪狀病毒G8的案例,症狀與其他常見輪狀病毒型相同,會出現發燒、腹瀉、嘔吐;不同的是G8流行於春、夏季。台灣兒童感染症聯盟(TPIDA)聯合台大、馬偕、長庚、中榮、中國附醫、成大、花蓮慈濟等...

閱讀詳情 »

有時候聽到骨折都會提到閉鎖性骨折跟開放性骨折,總是讓人很疑惑,這兩種骨折到底是什麼?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閉鎖性骨折:指的是骨折部位沒有和身體外面接觸,斷在裡面。大部分採鋼釘鋼板內固定治療,比較沒有受感染的疑慮。  開放性骨折:指的是骨折部位與身體外面接觸。治療需包含清創手術以及抗生素治療,  再進...

閱讀詳情 »

藝人王婉霏和劉耕宏結婚多年,婚後就想要有愛的結晶的王婉霏卻陸續檢查出8顆2~4公分的子宮肌瘤,完全打亂他們的生產計劃,原本評估要先開刀的她最後聽從醫生建議暫不動手術割除,先嘗試自然懷孕。 (pic 1 2 )因子宮肌瘤的關係,王婉霏的肚子比其他孕婦都還大!! 他們在2011年成功誕下兒子劉宇恩,2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