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發生「足部疲勞性骨折」有兩大原因?別忽視足部不明疼痛!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骨頭也會累?」足部出現不明「疼痛」時,千萬忽視它!

有些人的腳莫名地隱隱作痛,感覺足部骨頭不太對勁,但卻看不出原因,當然就很容易被誤診。我遇過一位中年病人,因為腳部疼痛到處就醫,許多醫生可能都因為他並未有任何受傷情況,所以都沒有幫他照X光,也因此沒能找到他足部疼痛的真正原因。直到最後流浪到我的診間,透過X光片,發現他在第二蹠骨的地方有很細微的裂縫,與一般外傷所造成的骨折不同,斷定是第二蹠骨的疲勞性骨折,才真正找到病因,解決了他的困擾。

發生「足部疲勞性骨折」有兩大原因?別忽視足部不明疼痛!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究竟,疲勞性骨折和一般骨折有何不同呢?專精足踝外科名醫這樣說!

 

究竟,疲勞性骨折和一般骨折有何不同呢?專精足踝外科名醫朱家宏於《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一書中提到一個簡單的例子,一樣是牆壁毀損,使用大榔頭敲打和因為時間因素而自然崩解,所造成毀損的痕跡絕對不同;車禍壞掉的車子和慢慢開到無法再開的車子,其損壞的狀況也不一樣。

同樣的道理,透過X光片會發現一般受傷性的骨折與疲勞性骨折發生的位置不太一樣。兩者所受應力不同,「一般骨折」是因為外力的扭轉與撞擊,而「疲勞性骨折」則是因為長久的壓力,使骨頭沒有足夠的時間恢復。比如說,疲勞性骨折會發生在某些特定的位置,蹠骨和小腿是兩個最常見的部位,而且仔細觀察也會發現與一般骨折不同的奇怪紋路,這時再配合精密的骨骼掃描,就可以推斷其真正成因。

 

發生「足部疲勞性骨折」的兩大原因:

第一、職業:

相對於其他骨科重症,足部疲勞性骨折並不算是大毛病,只要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及固定,就可不藥而癒。

軍人。

因為職務所需,是屬於疲勞性骨折的好發族群,不但無法得到足夠休息時間,還必須頻繁使用患部,所以它又有個別名─行軍腳或新兵腳。

運動員。

像世界知名三鐵冠軍Jan Frodeno,或曾經破日本馬拉松紀錄的好手設樂悠太,也都曾發生疲勞性骨折。由於疲勞性骨折需要一段時間休息及保護固定,對運動員寶貴的運動生涯有很大影響,因此專業運動員都有專業教練與整套訓練計畫來防止過度訓練造成的傷害,但因為運動場上成績日新月異競爭激烈,這種疲勞性骨折還是時有所聞。

 

第二、骨頭品質:

談到衡量骨頭品質,多數人都會直接連想到「骨質密度(BMD,bone mineral density)」。世界衛生組織是以骨質密度的高低來定義骨質疏鬆症,而國內也多以骨質密度來判讀骨頭品質的好壞。事實上,骨頭品質的好壞,不僅只是考慮「骨質密度」而已,還有骨頭的脆度、彈性與形狀,也都應該同步考量。聽起來很抽象吧!正因為它很抽象,也很難測量,所以迄今還沒有一個公允的指標可以標定出這些內容。這也就是為何有些人雖然骨質密度很好,但是由於骨頭較脆、彈性不好,一旦碰撞,還是很容易出現骨折現象。

此外,個人先天的體質也對骨頭品質有影響,例如蛋白質、鈣質、維他命D等營養吸收的能力;女性動情激素的分泌;服用ibuprofen 錠(治療關節炎用的止痛藥)或某些消炎藥;平常有無適度運動鍛鍊的習慣等,也都會影響到個人的骨頭品質。一旦骨頭品質不佳,偶然的跌倒、輕微的外力衝擊,當下雖然並未造成骨折,但仍會對骨頭產生細微的傷害,再加諸後續並未適度休息,在日積月累的壓力下,也會比較容易出現疲勞性骨折。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給腳一些時間自我癒合

朱家宏指出,事實上疲勞性骨折就是一種過度使用、休息不夠造成的骨折。要治療疲勞性骨折,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採取保守療法,將患部打上石膏或使用輔具固定強迫休息,就會慢慢痊癒。像前述中年病患,當被斷定出第二蹠骨疲勞性骨折後,只要穿上石膏鞋固定,休息兩三個月,便會慢慢自行痊癒。大體而言,疲勞性骨折並不常見,但是當足部出現不明疼痛時,千萬不要忽視它,因為「痛覺」是來自身體的重要訊息。

除了積極尋求醫師確認症狀外,也要耐心接受醫師正確的治療,因為X光片裡的骨頭看起來好像無生命、像機械構造,但別忘了,骨頭其實是活的,所以骨頭可以被修飾,也因為它是活的,新的組織進來,舊的組織出去,骨頭每隔幾年便會被完全代換過一次,就像蛇在蛻皮一樣。在骨頭新陳代謝的過程中,若外來施於骨頭的力量大於它可以自行修復的承受力,那就會發生骨折。

患者常常在手術矯正骨頭或復位內固定後短期內就抱怨:「為什麼腳還會痛?為什麼還會腫?」朱家宏說,我常苦口婆心地告訴病人:「我是在開刀,不是在做傢俱!」醫師雖然可以提供正確的治療,但更多時候,病患個人必須更具耐心地對待自己的身體,花時間慢慢等待它自我痊癒。

 

發生「足部疲勞性骨折」有兩大原因?別忽視足部不明疼痛!

本文節錄:【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一書/時報出版

作者/ 朱家宏

為台灣少數專精足踝外科的醫師之一,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日本奈良醫科大學足踝關節外科進修,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聖瑪麗醫院足踝外科進修。

現任台中行健骨科診所院長、足踝醫學會常務理事。秀傳醫院、林新醫院兼任手術醫師。

曾任台中榮總骨科主治醫師、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東海大學講師。

專長:足踝外科、創傷外科、下肢複雜骨折、關節重建、運動醫學。

為超級鐵人三項玩家,IRONMAN Taiwan 2016、2018完賽,Challenge Taiwan 2017完賽。

綽號「眼鏡小醫」,源於當年實習時,有次幫一位榮民伯伯打點滴,打了五次都不成功,伯伯嚇得按鈴向護理站大叫:「救命阿!有人要害我!」幾天後,

他接到院方處理病人抱怨的公文,附上伯伯的親筆投訴信:「數日前遭貴院不合理對待,某眼鏡小醫……。」因此,「眼鏡小醫」不只是個俏皮的綽號,也提醒他在醫療這條路上永遠要謙卑和努力。

相關推薦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為讓社區就醫民眾對器捐有更多元認識,北榮新竹分院今(4/14)日上午辦理器官捐贈移植知識小學堂及QA透過問答,邀請台北榮總器官捐贈移植中心資深協調師於門診提供社區居民器捐知識,讓社區民眾對器捐有更多認識,多元思考身後事可以有不同的思維。 ▲北榮新竹分院今(4/14)日上午辦理...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打完疫苗就可以縮短檢疫時間,第一批開放給國籍航空機組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4)日宣布,自15日起全面放寬國籍航空公司機組員的檢疫措施,只要完整接種兩劑疫苗之後,長程航班返台後只需7天自主健康管理;短程航班者甚至連自主健康管理都不用。 陳時中表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出國需要的民眾,可以自費打AZ疫苗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4)日宣布,為了降低具出國必要性的民眾於境外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並確保個人及國內防疫安全,自4月21日起,初步開放1萬劑的AZ疫苗在31家醫院供4類民眾自費接種。陳時中也拍板收費上限,最高...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4月1日開放帛琉「旅遊泡泡」之後,雷聲大雨聲小,買氣不旺,連華航都因為報團人數太少不得不取消航班,外界普遍把原因指向返台之後的5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太嚴格,嚇跑旅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4)日親自宣布鬆綁,即日起不必5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了,放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