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白內障不須受限於焦點視力 全焦段恢復自然視野

白內障不須受限於焦點視力 全焦段恢復自然視野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位兩眼都有白內障的患者,希望術後大部分日常生活不需再配戴老花眼鏡,醫師建議使用最新引進的「全焦段人工水晶體」,不只解決白內障問題,日後也降低對老花眼鏡的依賴程度,術後視力品質不打折,滿足病患大部分日常生活的視力需求,而且可用平板和家人朋友持續互動。開業眼科診所院長李德孝表示,過去人工水晶體只有單焦點或多焦點,視力侷限在特定的焦點距離上,只能看近或看遠,但是全焦段人工水晶體突破焦點的限制,讓整段視野都清晰明亮,非常接近自然眼的視力情形,且遠、中、近的視力品質清晰無色散,讓患者擺脫多年視力模糊的困擾。

每2名老人 1人有白內障

根據台灣眼疾流行病學研究,白內障是目前國內銀髮族,眼科門診就診率第一的疾病,65歲以上老年人的白內障盛行率約為60%,平均每2人就有1人罹患白內障。

白內障手術後 患者多面臨老花問題

「白內障患者接受手術後,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老花。」眼科診所院長李德孝表示,人眼是無段變焦,不論距離遠、中、近都能看清楚,雖然白內障手術後有多種人工水晶體可選擇,但單焦點、多焦點人工水晶體,都是「點」的概念,看物距離位在特定的屈光焦點上,視物才會清楚;若是太遠、太近,都會出現視力模糊。

單焦、多焦人工水晶體 視力範圍有限制

李德孝院長舉例,單焦點人工水晶體,能提供良好看遠的視力,看近時需配戴老花眼鏡;而適合近距離閱讀的多焦點人工水晶體,雖然能看遠、看近,但中距離(例如看電腦、炒菜)的視力卻模糊,且對比視力下降,特別影響夜間視覺。

全焦段人工水晶體 最趨近自然眼的人工水晶體

目前最趨近自然眼的人工水晶體,就是全焦段人工水晶體。李德孝院長強調,全焦段人工水晶體,可讓屈光聚焦形成一段延續而清楚的屈光焦段、而非焦點,能同時獲得遠、中、近距離的連續優質視力品質,在任何光線下也都有逼真的視覺,不會有色差。尤其對於夜間開車者來說,幾乎不會產生光暈、眩光等狀況,縮短病患適應期,提升視覺滿意度。

選擇最適合自己生活型態的人工水晶體

如何選擇適合的人工水晶體呢?李德孝院長表示,首要考慮因素為能否願意配戴眼鏡,若願意可選擇多焦點鏡片眼鏡;不習慣者可依經濟考量及生活需求,選擇適合的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活躍於社交活動及有夜間視力需求者,則建議選擇全焦段人工水晶體,可獲得較好的視力品質,讓日常生活更便利。

白內障不治療 恐拖成青光眼

李德孝院長提醒,一旦出現視力模糊,應就醫檢查是否為白內障,若年齡超過55歲、高度近視者,最好及早接受眼科醫師檢查是否有白內障,以免拖成青光眼,恐造成視力的影響。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4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30)日中央流行疫情揮中心發布新冠境外移入個案中,1名20多歲女性國人在英國確診回台,雖在機場主動告知,但不符合入境規定,將交由地方衛生局裁處。今(1)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中,再傳1名30多歲男性,同樣在英國確診回國,不符合確診入境規範,指揮中心也將交由地方衛生局處...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手指甲變厚變色、凹凸不平,還會甲床分離」、「全身都傷口,洗澡如刀割、淋浴如火燒」,這可不是滿清10大酷刑,而是嚴重乾癬患者的日常生活寫照,病情反覆發作,苦不堪言,只能安慰自己「這可能就是業障,這輩子必須償還。」 65歲邱小姐就是典型個案,年輕時皮膚姣好,不料,34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旅遊業者相繼推出「偽出國」泡湯景點之旅,讓民眾在秋冬之際,藉由泡湯放鬆心情、一解無法出國旅遊散心之苦,心臟內科醫師表示,秋冬氣溫變化大,有心臟血管疾病的患者,要避免冷熱泉交替泡,才能降低心肌梗塞情形發生。血管最怕忽冷忽熱 容易出現心肌梗塞豐原醫院心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現在人生活忙碌,就算學生也很難慢下來好好吃三餐,1名16歲學生每天早上起來都會腹痛,吃了早餐才會稍微緩解,持續2個月讓家長非常擔心,就醫檢查發現12指腸潰瘍,同時檢驗到幽門桿菌陽性,若未能即時治療,最嚴重恐導致大出血死亡,所幸治療完成後男學生得以回歸正常生活。 12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