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白內障手術後眼睛不適 竟是潛在性乾眼症惹禍

  年屆中年的林女士過去沒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病史,近年來右眼視力漸漸模糊影響開車,醫師診斷為白內障,手術後雖然視力改善了,可以再度開車上路,但總是感到眼睛不舒服,甚至偶爾會影響視力。她擔心是否為手術後遺症,趁回診時請醫師檢查後發現,原來是罹患乾眼症,經過治療,症狀也獲得緩解與控制。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部主任醫師馮介凡表示,全世界的乾眼症專家們近期重新定義這個疾病,讓大家對此有更廣闊與深入的認識,其中的一部分是把一些疑似乾眼症狀的疾病再釐清,有些確實是需要眼科治療的乾眼症,但有些則並非眼表層疾病,這些病人需轉介至其他相關科別治療。

  馮介凡說明,理學檢查有典型眼表層表現的乾眼症患者,醫師會依症狀給予不同的治療,這是最常見的狀況;另有少數病人雖有乾燥症狀,但臨床檢查卻沒有典型眼表層表現,這可能是疾病初期,需要再追蹤觀察一段時間。但是有些病人的病因並非眼睛,而是類似神經痛,這類病人可能需要轉介至神經或疼痛科治療才能改善症狀。

  臨床上有些病人並沒有乾、痛、視力模糊等症狀,往往是因為其他疾病就醫,比如白內障檢查,醫師一併檢查出病人有典型眼表層表現;甚至有些病人是因為神經失養性角膜病變,本身感覺神經失常所以不會痛,但是角膜有明顯乾眼症,這群人當然要接受治療。

  也有部分像林女士一樣,本身屬於潛在性乾眼症患者,原本淚水僅供正常狀態下使用,在接受眼睛手術的壓力後,淚水量已不足以保持眼睛表面健康,乾眼症狀就會在手術後較明顯。並不是手術本身的問題,而是病人在手術後誘發出原本潛在的乾眼症,只要接受治療,乾眼症狀就能受到緩解與控制。

相關推薦

一位16歲男性,最近發現腳底出現一顆一顆的突起物,大小不一,且有越來越多的情況,整個腳底凹凹凸凸像是花椰菜。就醫後,切開突起物中有如胡椒粒的小黑點,用刀片薄薄削下,會有小出血點產生發現,原來是病毒疣作祟。 網絡擷圖 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鄭醫師表示,病毒疣是經由病毒感染所造成,主要是人類乳突瘤病毒(HP...

閱讀詳情 »

想要做事有效率,有一個好的管家很重要。你可以看到蝙蝠俠因為有管家阿福,可以心無旁騖鏟奸除惡;同理,小鼠的腦細胞組成裡如果把膠質細胞換掉,牠的智力也大幅提升。不過稍微有點讓人擔心的是,換上去的是人類的細胞─「一家之鼠」會成真嗎? 換了新「管家」,小鼠更聰明 這是一項發表在「神經科學期刊」(Journa...

閱讀詳情 »

1:緩解眼疲勞 用毛巾熱敷可促進眼周的血液循環,減輕眼睛疲勞,能部分緩解乾眼症的症狀,還有明目健腦的功效。   2:預防耳聾 用毛巾敷在耳上或輕輕擦揉,可改善耳部血液循環,預防因缺血引起的功能性耳聾。   3:改善頭暈 將熱毛巾放在後腦勺,每次數分鐘,這樣可刺激後腦勺的穴位,可...

閱讀詳情 »

近年國內頻頻爆發食安問題,逼得與其相關的消費意識迅速覺醒,如產銷履歷驗證倍數成長,我們只能無奈地說,換個角度看,也算是因禍得「福」。今年邁入第七年的農產品產銷履歷驗證標籤使用量,近年成長幅度驚人,較去年(2013)成長97%;較前年(2012)成長203%,於今年12月,使用量達3,904萬張,為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