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皮膚小黑痣,竟變黑色素癌~5 點觀察及早揪出癌蹤

皮膚上長的小痣不起眼,輕忽卻可能釀大禍!酷熱天氣出門要記得防曬,否則一不小心身上的黑色素痣,可能轉變成黑色素癌而不自知。此外,平時也要注意身上的斑斑點點與痣,有否出現變化,牢記「ABCDE」觀察5個準則,才能及早揪出癌變風險。

皮膚小黑痣,竟變黑色素癌~5 點觀察及早揪出癌蹤

黑色素癌最重要且能夠改變的風險因子,就是陽光曝曬。民眾平時也應養成防曬習慣,避免陽光過度的曝曬。

1名50多歲男性,從小在右臀部有一塊黑痣,隨著年紀增長,黑痣逐漸長大超過10

公分。最近幾個月內,痣的右半部開始產生變化,逐漸突起發癢,搔抓後局部竟出血,因而求診。經過皮膚切片、影像學檢查後,診斷罹患先天性黑色素痣轉變而來的惡性黑色素癌,並同時合併骨盆腔的淋巴結侵犯。

黑色素癌細胞轉移 免疫療法腫塊縮小

臺北榮總皮膚部李政源醫師張雲亭主任表示,患者經過廣泛性手術切除,合併骨盆及鼠蹊淋巴結廓清術後,黑色素癌細胞仍轉移擴散至全身多處,如腹壁、肺部等。在和病患詳細的告知與溝通後,目前接受黑色素癌的免疫療法。目前腹壁的轉移腫塊有明顯縮小,也沒有副作用。

有先天性黑色素痣的病人,後續發生黑色素癌的風險也可能隨著痣的大小上升而增加。而合併衛星病灶的先天性痣,也在某些研究中被發現會增加黑色素癌。因此,即使是從小到大就有的痣,若有任何變化,增大的比率與身體成長發育不成比例,仍須盡快尋找皮膚專科醫師協助。

「ABCDE」5個準則 及早揪出癌蹤

如果身上有斑斑點點與痣,平時應該隨時注意觀察,並依循下列「ABCDE」5個準則,無論是原有或新生的黑點,當發現有「ABCDE」的變化時,就要儘速就醫。如果有黑色素癌家族史,或從小特別容易長出黑痣的民眾(全身痣的數目大於50顆),更要特別小心。

(Asymmetry 對稱性):若痣的左右、上下不對稱,表示有一邊的生長速度快過一邊。需要特別注意。

B(Border邊緣):良性的痣邊緣圓滑,境界分明,有問題的痣可能邊緣缺一角,或突起,或呈鋸齒狀,或是沒有明顯分界,例如黑色褪成灰色然後又消失不見。

C(Color 顏色):良性的痣,顏色均勻,但如果痣深淺不一,有不對稱的多種顏色,或外圍有白的一圈等,就要注意。

D(Diameter 直徑):直徑若大於0.6公分的痣,要特別留心。

E(Evolving 改變):痣的本身產生任何變化,快速隆起、擴大、顏色變化、新症狀如出血、發癢,可能就是有問題的痣。

皮膚小黑痣,竟變黑色素癌~5 點觀察及早揪出癌蹤

注意"痣"病變!黑色素癌細胞轉移擴散至全身多處,目前黑色素癌已有免疫療法,轉移腫塊有明顯縮小,也沒有副作用。(圖左)北榮總皮膚部李政源醫師張雲亭主任、(圖右)北榮皮膚部李政源醫師。(圖片提供/台北榮總醫院)

黑色素癌風險因子:陽光曝曬

張雲亭主任表示,有研究指出,全身良性痣的數目也和黑色素癌的風險有相關。此外,黑色素癌最重要且能夠改變的風險因子,就是陽光曝曬。民眾平時也應養成防曬習慣,避免陽光過度的曝曬。如果有懷疑,就醫後醫生也表示要持續觀察時,除了單純只以肉眼觀察外,可多用相機或手機明確記錄。

台灣的黑色素癌盛行率約十萬分之一,每年約兩百多個新診斷個案。雖然比起歐美( 十萬分之十左右)、紐西蘭 ( 十萬分之四十左右),亞洲國家黑色素癌的盛行率偏低,但往往發現時往往期別更為嚴重,其中六成的人為肢端黑色素瘤(主要在手掌、足底、指趾尖等部位)。

針對全身已多處轉移的黑色素癌病患,由於侵犯範圍廣,手術已無法切除,傳統的化學治療,除了全身性的副作用外,治療的療效也未必很好。因此免疫療法在近年來已成為黑色素癌末期病患的重要選擇之一。美國黑色素癌的治療準則,也將免疫療法列為第四期的黑色素癌病人的治療首選。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2/614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位47歲林姓的婦人,出現劇烈頭痛,誤以為是感冒造成,僅到附近診所打針吃藥,但症狀未緩解,後來甚至頭痛到無法站立和說話,才送醫治療。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吳宗憲表示,婦人頭痛是因為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屬於相當緊急的情況,死亡率高,所幸緊急開刀搶救,才及時挽回一命。 經過...

閱讀詳情 »

(示意圖)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陶宏遠,今年四十八歲,正值壯年。在台積電工作近十五年,原本是個典型的竹科新貴,但過去七年裡,因為GIST(胃腸道基質瘤)蔓延到肝臟,陶宏遠接受了兩次重大手術,切除六成多的肝臟,卻還是在今天七月被醫生發現復發,醫療行為不在有意義;故事,漸入尾聲。熄燈之前,一個秋日的午後,...

閱讀詳情 »

  植物功效 豆芽菜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豆芽菜性涼味甘,不僅能清暑熱、通經脈、解諸毒,還能補腎、利尿、消腫、滋陰壯陽,調五臟、美肌膚、利濕熱,適用於濕熱鬱滯、食少體倦、熱病煩渴、大便秘結、小便不利、目赤腫痛、口鼻生瘡等患者,還能降血脂和軟化血管。 功效:據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

閱讀詳情 »

食材:當歸15g、雞蛋100g、紅糖30g 做法: 1)把所有材料準備好。 2)當歸用水泡10分鐘,再用牙刷輕輕刷洗乾淨。 3)切成薄片。 4)把切好的當歸片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煮15分鐘。 5)雞蛋放入鍋中,加沒過雞蛋的冷水中火煮開至熟。 6)取出,用冷水泡浸一下,剝去雞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