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皮膚癌發生率升 留意4危險徵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皮膚癌發生率升 留意4危險徵兆!

46歲的張小姐診斷出鼻翼皮膚基底細胞癌,皮膚科醫師建議可進行手術切除或皮膚癌近接放射線治療。張小姐不想在臉部留下傷疤,所以選擇皮膚癌近接放射線治療,過程中並無任何不適,治療時感覺就像有物體緊靠在皮膚上,但不會感到疼痛。張小姐療程結束後追蹤2年,並無復發情形。

皮膚癌發生 與日光、化學物質暴露、炎症等有關

依據台灣前十大癌症統計,國人男女皮膚癌發生率分別都位於第8及第9位,且依據台灣癌症登記小組資料,皮膚癌發生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可能和日光曝曬與紫外線照射、化學致癌物質的暴露、慢性刺激與炎症有關,大多發生於年紀大的病患。發生率持續上升,可能與人口年齡老化、就醫便利性提高使就醫意願上升及醫療進步、診斷能力提升等因素有關。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黃鈞民提醒,雖然皮膚癌死亡率低,但對於生活品質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1)若皮膚腫瘤形狀不對稱、(2)邊緣不規則、(3)顏色不均勻或有顏色改變、(4)直徑大於0.6公分或快速長大等,需盡快就醫。

皮膚癌的治療方式包含有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等。治療方式需參考腫瘤型態、腫瘤大小、腫瘤位置、是否為復發個案,及侵犯程度等等因素而定。當病人因為手術後傷口美觀問題,或身體其他因素不適合麻醉而無法進行手術時,皮膚癌近接放射線治療就會是最好的選擇。

皮膚癌近接放射線治療 治療皮膚癌病灶

黃鈞民主任表示,皮膚癌近接放射線治療為皮膚癌治療新武器,因美觀因素而不適合開刀切除的皮膚癌病灶,如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等,能以小範圍、少次數、高劑量的局部照射治療腫瘤的目的。

由於可減少對於周邊組織的傷害,照射部位傷口極小、恢復快,美觀及功能都有優勢。皮膚癌近接放射線治療視腫瘤大小,治療療程約為8至10次,1週2次,一次治療時間約3至15分鐘,療程時間短,大幅減少醫院來回的奔波,大大提升病人治療的意願。

皮膚癌近接放射線治療後追蹤,除局部皮膚發炎、破皮、輕微滲出液外,其餘追蹤狀況皆良好。外觀上,病人對於不需要開刀就可以將癌症治癒都感到相當滿意,是一種方便且非侵入性的治療選擇。

 

【原文章請見:皮膚癌發生率升 留意4危險徵兆!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天氣轉涼,除了換上長袖衣物,吃熱騰騰的火鍋更是暖身又暖胃。風味濃厚的火鍋湯可能隱含高鈉,過度加工的火鍋料讓人吃進過多熱量,同時容易被餐廳提供的飲料及冰淇淋誘惑,一頓下來熱量可能將近3千大卡,約相當於11碗白飯的熱量,已遠遠超過成年人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600至80...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28歲的小潔,天生眼睛小、無神,為了讓眼型更美,都會畫上濃濃眼妝。但是今年秋冬霾害來襲,空氣品質變差,讓她眼睛又紅又癢,還不停流眼淚,就診後才發現是過敏性結膜炎作祟,治療後順利擺脫紅眼困擾,又能漂漂亮亮的出門。 空氣不佳、妝沒卸乾淨 恐致結膜炎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阿蘭奶奶是一位巴金森氏症末期合併失智症末期的患者,在1年內退化到完全失能,臥床且無法進食。去年初因肺炎住院,出院後裝上鼻胃管並轉介至居家醫療照護整合團隊。半年後,隨著疾病的進展跟體力衰弱,阿蘭奶奶進出醫院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家屬疲於奔命,而且每一次出院後身體每下愈況...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牙周病為常見口腔疾病,當外來細菌入侵口腔,會在牙周組織處引發一系列免疫反應,而免疫細胞對抗牙周細菌,也會破壞牙齦及鄰近骨頭,使得牙齦及牙周囊袋的上皮受損,中重度的牙周病患者受破壞的上皮層,甚至相當於一個手掌面積。支持牙齒的骨頭也會受到破壞,造成牙齒搖動以致脫落。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