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皮膚癌發生率升 留意4危險徵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皮膚癌發生率升 留意4危險徵兆!

46歲的張小姐診斷出鼻翼皮膚基底細胞癌,皮膚科醫師建議可進行手術切除或皮膚癌近接放射線治療。張小姐不想在臉部留下傷疤,所以選擇皮膚癌近接放射線治療,過程中並無任何不適,治療時感覺就像有物體緊靠在皮膚上,但不會感到疼痛。張小姐療程結束後追蹤2年,並無復發情形。

皮膚癌發生 與日光、化學物質暴露、炎症等有關

依據台灣前十大癌症統計,國人男女皮膚癌發生率分別都位於第8及第9位,且依據台灣癌症登記小組資料,皮膚癌發生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可能和日光曝曬與紫外線照射、化學致癌物質的暴露、慢性刺激與炎症有關,大多發生於年紀大的病患。發生率持續上升,可能與人口年齡老化、就醫便利性提高使就醫意願上升及醫療進步、診斷能力提升等因素有關。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黃鈞民提醒,雖然皮膚癌死亡率低,但對於生活品質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1)若皮膚腫瘤形狀不對稱、(2)邊緣不規則、(3)顏色不均勻或有顏色改變、(4)直徑大於0.6公分或快速長大等,需盡快就醫。

皮膚癌的治療方式包含有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等。治療方式需參考腫瘤型態、腫瘤大小、腫瘤位置、是否為復發個案,及侵犯程度等等因素而定。當病人因為手術後傷口美觀問題,或身體其他因素不適合麻醉而無法進行手術時,皮膚癌近接放射線治療就會是最好的選擇。

皮膚癌近接放射線治療 治療皮膚癌病灶

黃鈞民主任表示,皮膚癌近接放射線治療為皮膚癌治療新武器,因美觀因素而不適合開刀切除的皮膚癌病灶,如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等,能以小範圍、少次數、高劑量的局部照射治療腫瘤的目的。

由於可減少對於周邊組織的傷害,照射部位傷口極小、恢復快,美觀及功能都有優勢。皮膚癌近接放射線治療視腫瘤大小,治療療程約為8至10次,1週2次,一次治療時間約3至15分鐘,療程時間短,大幅減少醫院來回的奔波,大大提升病人治療的意願。

皮膚癌近接放射線治療後追蹤,除局部皮膚發炎、破皮、輕微滲出液外,其餘追蹤狀況皆良好。外觀上,病人對於不需要開刀就可以將癌症治癒都感到相當滿意,是一種方便且非侵入性的治療選擇。

 

【原文章請見:皮膚癌發生率升 留意4危險徵兆!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30歲上班族黃先生,常常老是被朋友以開玩笑的口吻說:「在大熱天起什麼雞皮疙瘩」,讓他正視到自己的手臂,大腿和臀側都有這種一顆一顆像雞皮疙瘩的小疹子,前去皮膚科就診。原來這些小疹子既不是痘痘也不是粉刺,而是俗稱「雞皮病」的毛囊角化症。 與遺傳基因有關 青春期好發...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報導】 在繁忙的社會,很多人有失眠困擾,晚上在床上翻來覆去,總是睡不著。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營養師克莉斯汀‧克爾克帕崔克指出,食物與荷爾蒙「血清素」濃度有關,像維生素B6、B12、葉酸等都與血清素分泌息息相關,多可以幫助促進睡眠。舉例來說,複合式碳水化合物、瘦肉蛋白、不飽和脂肪...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年長者的外觀看起來身形瘦弱、皮膚皺皺的、骨頭形狀明顯,看起來沒有什麼肌肉,就像皮包骨似的,這些恐都是肌少症的表徵。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周建文醫師表示,文獻指出80歲以上的年長者約有11~50%罹患肌少症,肌少症容易增加跌倒、骨折等風險。  老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