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皮膚發黃、發癢 小心膽汁淤積

皮膚發黃 發癢 小心膽汁淤積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當發現有皮膚發黃、發癢、眼白黃或右上腹部不適等症狀時,可能就有膽汁淤積的問題,成大醫院放射線診斷部簡嘉佑醫師表示,常見膽汁淤積的問題,是膽道結石阻塞膽管,另外,原發性或肝轉移的肝臟腫瘤、膽道癌、胰臟癌等,也都會造成膽汁淤積的問題,需要儘快解決。

 

膽道完全阻塞  大便白如陶土色、易疲勞

然而,形成膽汁淤積的原因,較常見的是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肝炎、藥物中毒性和酒精性肝病屬於肝內原因,肝外原因有膽道結石、膽道腫瘤及其他原因的膽道梗阻,至於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妊娠期膽汁淤積、轉移性肝癌則是比較少見,膽汁淤積的症狀,可能出現皮膚發黃、發癢、眼白黃、右上腹部不適、厭油膩、噁心、嘔吐、便秘、尿色深黃似濃茶樣、膽道完全阻塞時大便白如陶土色、四肢乏力、易疲勞、食慾差等表現。

成大醫院放射線診斷部簡嘉佑醫師表示,經皮穿肝膽汁引流管(PTCD)透過超音波的引導,經由皮膚穿刺進入,經過肝臟到達肝內的膽管,使淤積的膽汁經管路引流至體外,這對於無法手術切除的原發性惡性腫瘤所造成的黃疸、胰臟腫瘤所引起的黃疸,是最佳的處理方式。(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1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今年6月,台大醫院曾御慈醫師不幸因車禍身亡,家人在悲痛不捨之餘,也依照曾醫師生前意願,捐出器官,進而使得器捐議題又再度為國人所重視。其實,器官捐贈不只是遺愛人間,也是「善終」,需要大家一起以行動來成就!台南市立醫院神經外科閻漢琳醫師表示,移植醫學最大的阻礙是器官來源不足;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光照治療(Phototherapy)是一種以日光或是特定波長的光為光源,藉此做為能量的一種新興治療方式,可用來調節皮膚免疫與激發自我的修復力;臨床上,主要是以紫外線UVA、UVB為光源來治療。而所謂UV是指光波長在約200~400nm範圍,可用來治療乾癬、異位性皮膚炎和白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愛滋感染者透過藥物控制,能與一般人一樣健康生活與正常工作,但愛滋感染者遭歧視的問題卻屢見不鮮;為此,護理人員愛滋病防治基金會今日特別邀請藝人張艾嘉擔任形象大使,呼籲社會大眾應正確認識愛滋病,給予感染者更多關懷與友善的環境。張艾嘉回憶,關懷愛滋感染者前後已達20年時間,從1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全球每年死於肺癌人數高達140萬人,其中8成5的肺癌患者屬於非小細胞肺癌,國內生技業者研發出全球第一個肺癌Ras基因標靶藥,第一期臨床研究成果已證實連續服用3個月,癌細胞縮小近6成,目前也通過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核准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可望於2年內上市。研發Ras基因標靶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