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眩暈時不時發作 老年人、停經婦女2大高風險群要注意

眩暈時不時發作 老年人 停經婦女2大高風險群要注意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53歲胡小姐是金融業高階主管,一直以來細心負責的工作態度,讓她事業頗為順利,然而逐漸進入更年期的她,近來工作卻遇到瓶頸,除了更年期的不適症狀影響她的工作效率外,時不時莫名發作的眩暈,讓她幾乎難以行動。對此,耳鼻喉科醫師提醒,眩暈症的好發族群為老年人及更年期婦女,如有不適務必要就醫治療,若放任病情日趨嚴重,恐危害性命安全。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多中老年人發現自己有眩暈問題,根據門診經驗,老年人是最容易發生眩暈症的第1大族群;其次是停經後的婦女,會明顯感受到眩暈發作的次數變頻繁,可能與荷爾蒙減少分泌有關。此外,作息日夜顛倒、工作環境與壓力等因素也會導致眩暈症,如輪班工作者、美髮師或油漆工。除此之外仍須注意,眩暈並非成年人專利,孩童也可能因內耳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而引發眩暈。


李宏信指出,眩暈症需長期抗戰,比起其他疾病更需耐心治療,千萬不要因為病情稍有好轉就擅自停藥,否則很容易復發,發作頻率也增多,許多眩暈患者因為擔心不知症狀何時復發,因此不敢出門旅遊。尤其在新冠肺炎流行前,常遇到患者問他:「醫師,請問我可以搭飛機出國旅行嗎?」其實,只要備好止暈藥物,按時服藥,旅程中不要太過勞累,適度休息,眩暈症患者還是可以安心出遊。


然而,若是在眩暈症急性期,就要避免出遠門,此時醫師會給予排除體內過多的鹽份及水份的利尿劑,用以降低內耳壓力,等到病情穩定之後,再給予增加血液循環暢通的藥物,來促進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對長期有病情者,則會以神經滋養活化、血管擴張等藥物為主要治療方式。目的是為了改善內耳,平衡生理功能,才能避免症狀再發。


由於眩暈症是內耳的平衡功能失調所致,若內耳血管因膽固醇或血脂沉澱,就會造成阻塞而血流不通,影響內耳平衡,引發眩暈,故平時應注意飲食不要過多鹽分、太過油膩,少菸少酒,尤其中老年人更要保養自身健康,控制好血糖、血壓及膽固醇指數,也能降低眩暈上身的風險。若因生理因素如更年期而罹患眩暈,也莫過於擔憂,只要持續服藥控制,就能維持內耳循環順暢,讓病情獲得改善。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要避免罹患眩暈,除了作息規律、不要過度緊張、焦慮,或過勞,保持身心平靜,飲食均衡之外,因目前醫學研究指出,內耳神經系統容易受到人體自由基影響,而產生發炎反應,故平時應少吃油炸食物,多補充抗氧化劑,減少體內的自由基,才能遠離眩暈困擾。


更多NOW健康報導
▸疫情衝擊經濟生活壓力大 每天2包菸和老婆上床慘了!
▸肝癌5大高風險族群莫輕忽 提高篩檢頻率助肝癌早發現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為什麼馬拉松高手的跑姿看起來那麼優雅且輕鬆?職業選手透過經年累月的不斷練習,他們的跨步非常有效率。別光羨慕他們,以下是Men’s Fitness所推薦的5項訓練,可以協助你練習跨步。雖然你可能永遠追不上職業選手的速度,但至少可以讓你的跑姿更有模有樣,像高手一樣很有看頭。 訓練1:高抬膝 ...

閱讀詳情 »

跑姿一直是業餘跑者們關注的焦點,有人說良好的跑姿帶來更好的表現,錯誤的跑姿只帶來跑步膝。當然我們都不希望受傷,看著窗外的好天氣卻不能跑步的痛,任誰都不想體會,那麼就得從最根本的跑姿開始改善,讓你遠離運動傷害。 我們常以為複雜又高難度的肌力訓練,才能增進我們的運動表現,但事實上並非如此。askcoac...

閱讀詳情 »

單腳上跳 (Skip up) 訓練可以鍛鍊下半身肌群,使運動員在跳起及落下時保持穩定。首先,雙腳站立於地面,左腳與右手同時動作,以左腳向上跳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右手同時舉起帶動身體跳躍,如此為1下,接著換右腳與左手同時跳躍。左右腳交替跳躍共10下為1趟,共做3至4趟。 http://www.spo...

閱讀詳情 »

買自行車就像買衣服一樣,要適應場合身材與功能上的需求。要從事自行車運動,首先須要選購一台足以讓您「運動」的自行車。這裡所謂「運動」是在自行車騎乘的速度上、在距離上構成運動的條件。因此一台運動用的自行車應該是一台騎得快的自行車,騎得快就不能太重,騎得快零件的精準度、耐久度就不能太差,騎得快整車的傳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