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坐月子滿40天就足夠? 中醫講究胎前產後全方位調理

坐月子滿40天就足夠? 中醫講究胎前產後全方位調理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華人重視「坐月子」,是流傳至今千百年的習俗,其目的是為了讓產婦的身體和心理能恢復到產前的狀態。懷胎10月,再歷經生產過程的體力耗損,子宮、筋骨更是元氣大傷,需要好好的調養護理。中醫月子調理的觀點涵蓋「胎前產後」,懷孕前3個月開始準備受孕的調理,再加上好好坐月子,就能確保產婦擁有更全面的健康狀態。


產後坐月子分3階段 漸進式進補修復子宮、健脾胃


老一輩的觀念認為月子要坐好坐滿,常常一不留意就容易進補過頭。沈瑞斌中醫師表示,現代婦女多從事腦力工作,產後飲食應盡量以健康簡單為主,而產後月子應採漸進式可分為3階段進行。


第1周以補血化瘀食材為主,如生化湯是讓惡露排出,雞湯、魚湯維持肌力;第2周少量添加養氣補腎藥材如黨蔘、黃耆及杜仲,中醫認為養胎全在脾胃,坐月子也重脾胃,五穀雜糧飯搭配蔬菜、湯及肉即可,健脾胃但不能過於油膩,以免反致體內脾濕過重,另外也可食蚵仔湯、鮭魚頭燉湯或泡藕粉幫助發奶;第3周補氣血的藥量增加,開始大補如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以及強壯筋骨補腎的何首烏等。


產後迷思1:大吃全酒麻油雞?


有些人會在產後立即開始進補全酒麻油料理,但非人人適合,必須視產婦身體復原狀況而定。臨床上曾有產婦原本就體力不佳、欠缺運動,產後第2周,家人給她進補全酒麻油雞,某天在家中行走時突然昏倒,還撞了個包。


沈瑞斌解釋,這是因為該名產婦本身氣血循環不佳,加上又來個全酒料理,酒氣濃、血氣往腦門衝所導致的結果。所以,建議產後前2周不碰酒,至於麻油料理須視產後回復速度,建議產後二周後再服用,如排除惡露未清、乳腺發炎或有產後憂鬱症應避免再食用,以免雪上加霜。


產後迷思2:月子做好顧一生?


一般來說,坐月子通常會以做滿40天為主,以儲備足夠體力,應付後續照顧小孩的精力,沈瑞斌指出,很多人認為把月子做好,可以應付未來一輩子,其實產婦生完後仍需要勞動,加上常要照顧新生兒,弄得心力交瘁,導致很多都有媽媽手或腰痠背痛,其實月子做好只夠用「3個月」。


往後若老覺得腰痠、就要改變姿勢減少壓力,其次是調整作息與訓練寶寶同步,飲食上吸收均衡營養,若照顧小孩隨時感覺體力難以負荷,之前產後使用的第2、3周的藥材隨時可補充,有助恢復元氣、體力。


針對個人體質打造月子方針 中醫調理對症下藥


西醫有家庭醫師的概念,其實中醫亦然,中醫師也能對體質狀況瞭若指掌,提供適切的調理。在產後調理方面,沈瑞斌提到,中醫特調1款拱辰丹,又稱為帝王藥,主要成分為大顆的山茱萸、大型鹿類的鹿茸及上等當歸頭等,對傷口復原極好,藥性溫和,能活血化瘀,適合產後媽媽服用。另外1款瓊玉膏為人參、茯苓、生地黃汁及蜂蜜調和,助產後養血補血,提升皮膚細緻、改善鬆弛,盡速恢復彈性紅潤度。


現代坐月子很少營養不足,反而要留意應營養均衡、針對問題調理改善,而非進補過度照單全收。沈瑞斌提醒,一般外送月子套餐餐量幾為2人份,產婦勿食過量,維持孕前正常食量即可。坐月子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好好休息」,中藥調理不必拘泥於產後40天,可視身體狀況決定。


更多NOW健康報導
▸疫情衝擊經濟生活壓力大 每天2包菸和老婆上床慘了!
▸肝癌5大高風險族群莫輕忽 提高篩檢頻率助肝癌早發現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為了減少醫療糾紛情況,加上強化醫療機構的風險管理,衛福部宣布,10月1日起,正式開辦鼓勵醫療機構妥善處理手術及麻醉事故爭議事件試辦計畫;衛福部表示,計畫試辦將為期兩年時間,直到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公布施行為止,且半年後進行檢討。根據國內學者研究顯示,臨床上,醫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喝牛奶可長高,但有些孩子不喜歡喝牛奶,愛子心切的父母會給孩子吃鈣片,以為可以幫助長高。醫師指出,其實牛奶中富含的蛋白質,才是幫助孩子長高的關鍵,而吃鈣片僅能骨骼強健、預防骨鬆;若孩子不喜歡喝牛奶,則可喝豆漿取代,另外,還要搭配適當運動、充足睡眠,才能長高。牛奶富含蛋白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孩童鈣質攝取不可輕忽,以免影響生長發育!董氏基金會提醒,天然食物是補鈣的良好來源,掌握均衡多樣攝取原則,就能幫孩子從小培養績優「骨」,至於含「鈣」豐富的天然食物包括純鮮乳、原味優格、低脂起士、莧菜、芥藍、小魚乾、板豆腐、黑芝麻等等。董氏基金會指出,孩童的鈣質攝取不足,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最近爆出餿水油事件,許多店家與民眾都相繼淪陷,再加上現代人多喜歡膏粱厚味,進而容易導致脂肪肝;當餿水油碰到脂肪肝,就有如雪上加霜般,對於肝臟的傷害就更加嚴重,以致各種排毒餐與排毒方法成為目前焦點。中醫師李深浦表示,肝臟是解毒器官,想要讓肝臟能健康排毒,就要養好肝。餿水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