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眼睛少了1層「油」乾眼症上身 每天盯著螢幕危險加重

眼睛少了1層「油」乾眼症上身 每天盯著螢幕危險加重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每天上下班通勤看著手機,在辦公室看著電腦螢幕,回家繼續看著電視,現代人幾乎只要是醒著,眼睛幾乎就在看螢幕,當眼睛一直盯著看,眨眼次數就不知不覺減少,然而眨眼是眼睛保溼非常重要的動作,每次眨眼就是在協助眼睛表面保溼保水,當眨眼次數減少,乾眼症就有可能找上身。


書田診所眼科副院長廖士傑表示,眼睛的最外圍有3層,分別是油脂層(保溼)、水液層、黏液層(免疫),當眼睛眨眼時,上下眼瞼都有油脂腺體,把油脂塗抹在眼睛上,可以在水液層與空氣之間,做個良好的隔絕,不讓眼睛的水份蒸發太快速。而如果眼睛油脂不夠,表層水份蒸發太快,就很容易發生乾眼症。


廖士傑補充,在臨床調查中,台灣有30%左右民眾,都乾眼症煩惱,常見的症狀以乾澀、視力糢糊、畏光、異物感為主,嚴重者還會有疼痛的感覺;特別現代人常常低頭看手機,不知不覺眨眼次數減少,油脂層補充也就不足夠,就算用許多眼藥水,想要抒解不適症狀,但很可能只有一下下,不舒服的感覺又出現了。


廖士傑說明,眼睛的淚液分布在角膜和結膜之上,由外而內共3層,分別是油脂層、水液層及黏液層,如果其中1層分泌不足,或是分佈不均勻,都會造成乾眼的症狀,也可能淚液分泌減少,淚水揮發太快,或淚液組成不穩定,無法保持眼睛的溼潤,發炎反應在乾眼症惡性循環中扮演重要角色。


廖士傑也說,隨著年紀增加,乾眼症發生機率也逐漸上升,女性在懷孕期與更年期,也都會增加風險。目前常見治療方式,是緩解乾眼症狀,幫助角膜傷口癒合,依病況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新型乾眼症治療藥劑選擇,包含玻尿孢素,可針對中重度的患者,藉由免疫調控降低發炎反應,改善淚液品質。


廖士傑特別說,由於乾眼症的症狀多元,不建議民眾自行購買人工淚液,需經由醫師檢查確認原因,並針對患者個別症狀,給予適合的治療,避免自行用藥讓發炎症狀惡化。


廖士傑提醒,乾眼症嚴重程度與體質、生活環境、工作形態等因素有關,平日要注意眼睛的保養,避免長時間用眼,讓眼睛充分休息。除了定期追蹤外,假使眼睛乾澀持續發生或眼睛變紅,甚至視力模糊,建議提早就醫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更多NOW健康報導
▸嚴重便秘竟是癌細胞擴及大腸 近5成卵巢癌確診已晚期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半夜突然腳抽經,痛到驚醒,是許多人常有經驗。網路就流傳睡覺時半夜小腿抽筋是因為身體鈣不足,所以要補鈣才能避免半夜小腿抽筋。食藥署對此指出,夜間腳部抽筋的原因眾多,不見得每個人腳抽筋的原因都是因為缺乏鈣質,建議晚上睡覺前在易抽筋的部位作伸展運動,並注意雙腿的保暖。若症狀仍未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睡眠不足的危害大!美國睡眠醫學學會指出,大多數成年人每晚需要七到八個小時的睡眠。睡眠不足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反應時間延長、注意力分散、增加錯誤和健忘的機率,甚至因為駕駛疲勞導致交通事故造成更多傷亡。圖森亞利桑那大學醫學院睡眠與健康研究專案主任 Michael...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